ID: 24112336

河北省邢台市NT20卓越联盟2026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10-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6次 大小:21295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河北省,试卷,历史,联考,10月,学期
  • cover
邢台市卓越联盟NT20第一学期高三年级10月联考 历史 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100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距今约4300—4000年的陶寺古城面积达280万平方米,城内有围墙环绕的宫城。城内有多处墓地,大型墓葬集中分布,基中往往随葬陶坡、石磬、玉钺、陶盘等器物,很多小型墓没有任何随葬品,有的贵族墓地还发现人殉现象。这说明当时( ) A.处于旧石器时代中后期 B.由采集农业转向农业生产 C.阶级阶层分化比较明显 D.国家形态取代了部落联盟 2.南朝时,对日本和朝鲜半岛的贸易增多,与东南亚地区的交往更加频繁,还同天竺以及西亚、欧洲、非洲等地区有商品贸易交往。当时的海上交通和海外贸易都远超前代。这可以用来佐证( ) A.江南地区开发成效显著 B.人工运河推动经贸发展 C.经济重心南移基本完成 D.陆上丝绸之路走向衰落 3.《新唐书·地理志七下》谓,“唐兴,初未暇于四夷,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然声教所暨,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大凡府州八百五十六。”这反映出唐朝当时( ) A.推行屯戍政策 B.确立羁縻制度 C.实行改土归流 D.发展民族经济 4.南宋临安,“盖东门绝无民居,弥望皆圃;西门则引湖水注城中,以小舟散给坊市;严州富阳之柴聚于江下,由南门入;苏、湖米则来自北关云”。这表明当时( ) A.榷场互市交易活跃 B.驿道交通四通八达 C.城乡经济“交相生养” D.基层市场蓬勃涌现 5.明朝设置卫所来管理各部女真,任命部族头人为卫所官员,负贵“抚绥属部”和“以时朝贡”。这一举措( ) A.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形成 B.强化了对东北地区的治理 C.形成了朝贡体制的模式 D.稳定了对新疆地区的管理 6.皇太极首倡“满蒙汉一体”,破除“华夷之辨”思想束缚。康熙破长城之防,撤除横亘在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之间的万里屏障,“自京北至万里如同家人父子”。雍正大力阐发“大一统”、自称“自古中外一家,幅员极广、未有如我朝者”。这反映出其共同的治国理念是( ) A.华夷一体、天下一家 B.礼法融合、恩威并施 C.清承明制、因俗而治 D.中央集权、基层教化 7.1843年,两江总督者英向皇帝汇报说:“官与民,民与兵役,已同仇敌。……吏治日坏,民生日困,民皆疾视其长上。困苦无告者,因而思乱。”1847年夏,道光帝把国家比喻成一所年深日久的大房子,“不是东边倒塌,即是西边剥落,住房人随时粘补修理,自然一律整齐,若任听破坏,必至要动大工”。这反映出当时( ) A.外部侵略不断加剧 B.统治危机日益显露 C.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D.边疆安全危机严重 8.洪仁玕呼吁“扩充其制,精巧其技,因时制宜,度势行法”,倡言“乘此有为之日,奋为中地倡”,“与番人并雄”。这体现出洪仁玕主张( ) A.学习西方制度,建立四有社会 B.发展近代工业,建立共和制度 C.效法先进国家,跻身世界强国 D.寻求科学思想,实现救亡图存 9.郑观应于中法战争后的代表作《盛世危言》,在甲午战败后又多所增补,讨论如何建立中国商船船队的2篇,长江江防问题1篇,海军人员训练问题1篇,船政问题1篇,岸防炮台1篇,海防问题3篇,约占全书篇幅1/4左右。这反映出当时( ) A.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开眼看世界 B.“海防”论占据舆论主导地位 C.士人向朝廷上陈巩固中国海防 D.知识分子思考国家处境和前途 10.梁启超代表进步党起草的《中华民国宪法草案》明确规定,“凡依法律所定属于中华民国国籍者,为中华人民”,“中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