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13865

第一章 第二节自然资源及其利用第2课时--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教学课件(共24张PPT)

日期:2025-10-23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8次 大小:420755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第一章,地理,PPT,24张,教学课件,必修
  • cover
(课件网) 第二节 自然资源 及其利用 第一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 地理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①通过实例,说明自然资源的数量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②运用图文资料,说明自然资源的质量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③通过实例,说明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学习重难点 重点: 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空间分布特征。 难点: 说明自然资源特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新课讲授 自然资源的数量特征 一、资源数量———有限性   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自然环境能够提供的自然资源,都有一定的数量限制。   由于人类利用资源的能力受技术条件限制,人类能够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的自然资源数量更为有限。   人类不能突破自然环境供给资源的极限。 资源有限性 新课讲授 自然资源的数量特征 二、资源数量———稀缺性   受自然资源有限性的制约,自然资源供给不能无限度地满足人类需求。   当自然资源出现稀缺时,其价格往往会上涨,进一步引起人类社会在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一系列连锁反应。良性的响应会优化资源配置,从而弥补资源稀缺所带来的限制。 稀缺资源———金属钛(中国储量居世界前列) 新课讲授 合作探究一: 读图1.10,讨论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影响。 1.自然资源稀缺可能引起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哪些变化? 2.价格上升为什么会引起自然资源供给增加? 3.如何看待技术革新对解决资源短缺问题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 新课讲授 时间到,大家一起来展示! 【答案】 1.供给增加,需求减少。 2.价格上升,导致资源经济价值上升,促使技术革新以寻求新的储量、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寻找替代资源,引起自然资源供给增加。 3.技术革新能够调节自然资源供需关系,维持供需平衡,对维持资源安全、缓解资源短缺有积极作用。 但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技术很难有大的突破,对资源供需关系的调节作用有限;同时自然资源消耗数量超过自然环境的供给极限时,技术革新的效果就无法显现了,技术革新在解决资源短缺问题时有其局限性。 合作探究一: 新课讲授 自然资源的质量特征 1.自然资源的质量是有优劣高低之分的。 通常用各种自然资源满足人类需求的优劣程度,或从中获取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多少来衡量自然资源的质量特征。 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自然资源只有达到某一质量标准,才能被人类利用。 。 新课讲授 自然资源的质量特征 2.自然资源的质量可用一定的指标刻画。 铁矿:富铁矿和贫铁矿。 石油:高硫石油、含硫石油和低硫石油。 耕地:优等地、高等地、中等地和低等地。。 品位高低 富铁矿 贫铁矿 新课讲授 自然资源的质量特征 矿石品位高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和环境成本相对较低 人类技术水平的提高,能帮助人类逐渐利用那些曾经因质量低而难以利用的资源,但相应的经济成本和环境成本可能会增加。 3.不同质量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成本是有差别的。 高品质 低品质 降低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提高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成本增加 人类社会发展 技术进步 自然资源 增加供给 促进 促进 制约 种类 热量、含碳量 杂质量 用途       发电       发电、作燃料或化工原料等       炼铁、生产化肥等 新课讲授 自然资源的质量特征 4.不同质量的自然资源,因人类需求的差异而有不同的用途。例如,不同质量的煤炭资源,具有不同的用途。 褐煤 烟煤 无烟煤 小 大 多 少 新课讲授 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 1.自然资源在空间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但有规律可循。自然资源的分布一般具有明显的地带性特征。 新课讲授 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 2.自然资源分布的空间差异,是导致社会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 有些自然资源高度集中的地区:可形成具有战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