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14074

第一章 第二节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1课时--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教学课件(共32张PPT)

日期:2025-10-19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6次 大小:1002349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地理,第一章,高中,PPT,32张,教学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      地理意义 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 地理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①通过视频演示,理解昼夜交替的原因及其周期。 ②通过案例分析,学会时差的计算方法。 ③结合材料分析,认识地球表面水平运动物体偏向的规律及其影响。 学习重难点 重点:  昼夜交替和时差。 情景导入 在同一时刻,我国乌苏里江沿岸阳光灿烂,帕米尔高原上却是满天星斗的黑夜。 新课讲授 1. 昼夜交替 2. 时差 3. 地转偏向力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新课讲授 1.1 昼夜现象与昼夜交替 地球上为什么有昼夜 地球既不发光也不透明。 A 地球上为什么有昼夜交替 地球自转。 新课讲授 1.2 昼夜交替的产生 (1)假设地球不自转,不公转,有昼夜交替现象吗? (2)假设地球不自转,只公转,有昼夜交替现象吗?对地球生命有何影响? 【合作探究】 只有昼夜之分,没有昼夜交替。 有,但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年,昼夜温差过大,作息时间紊乱。 新课讲授 1.3 昼夜交替的周期 24小时,一个太阳日。 这样的周期长短适宜,使得地面白昼不会过于炎热,黑夜不会过于寒冷,有利于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新课讲授 1.4 晨昏线 定义: 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昼,称为昼半球。 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称为夜半球。 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叫作晨昏线(圈)。 昼半球 夜半球 新课讲授 特点: 1.晨昏线(圈)平分地球,是过地心的大圆。 2 .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3 .晨昏线自东向西移动,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每小时移动15°。 4 .晨线上正值日出,昏线上正值日落。 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 1.4 晨昏线 新课讲授 1.4 晨昏线 晨线与昏线的判读 ①自转法: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为晨线;      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为昏线。 昏线 晨线 新课讲授 1.4 晨昏线 晨线与昏线的判读 ②时间法: 晨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6时; 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18时。 6:00 A B C 晨线 昏线 18:00 新课讲授 1. 昼夜更替 2. 时差 3. 地转偏向力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新课讲授 同样位于赤道上的A、B、C三地,看到日出的时刻相同吗? 是相对位置偏东的A地先看到日出还是偏西的C地先看到日出呢? 经度不同,地方时不同;经度相同,地方时相同。 ———与经度有关 2.1 地方时 D 同一纬度。东边的比西边的先看到日出。 (东早西晚。东大西小) 6:00 8:00 8:00 4:00 新课讲授 傍晚18:00 早晨6:00 午夜 0:00 正午 12:00 晨赤交点地方时为6时 昏赤交点地方时为18时 A B C D N 昼弧的中点,地方时为12时 夜弧的中点,地方时为0时 确定特殊点的地方时 晨 线 昏 线 2.1 地方时 新课讲授 2.2 区时 ———与时区有关 时区的划分 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 以0°经线为基准,从7.5°W至7.5°E,划为中时区,或0时区。 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经度7.5°合为一个时区,为东西十二区。 新课讲授 2.2 区时 区时的相关计算 中央经线的经度=时区数×15°。 例:东八区的中央经线   8×15°=120°E 如何求中央经线? 各时区都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时区的区时。 中时区区时=0°经线的地方时=世界标准时 新课讲授 2.2 区时 已知经度,如何求时区? 经度÷15°, 若余数小于7.5°→商数为时区数; 若余数大于7.5°→商数+1为时区数。 例:计算116°E所在的时区数。 116°÷15得7余11° 故116°E的时区数为7+1,为东八区。 区时的相关计算 新课讲授 2.2 区时 已知时区,如何求其他时区的区时? 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时区差×1小时 (注意:东加西减、时区差同减异加) 例:如果中时区为12时,纽约和北京所在时区的区时分别是多少? 纽约(-5)区时=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