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阶段学业质量联合测试 初三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6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20分) 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天工开物》记载的下列工艺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甘蔗榨汁 B.棉纱织布 C.白土烧瓷 D.楠木造船 2.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只是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铜丝用来做导线 B.氧气用于支持燃烧 C.氢气用来作燃料 D.氮气做保护气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取用固体药品 B.点燃酒精灯 C.加热液体 D.量取9.5mL液体 4.下列为某同学整理的化学笔记,其中有错误的是 A.不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有:锥形瓶、烧杯 B.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臭氧 C.属于混合物的“水”:湖水、海水、矿泉水、澄清石灰水 D.按体积分数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 5.下列对物质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出现白色烟雾 6.下列有关微观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钠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的 B.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C.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D.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7.硅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如图是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x=8,y=14 B.硅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 C.硅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8.09 D.硅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得到电子 8.某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8,中子数比电子数多4,则该原子中所含微粒总数为 A.62 B.58 C.40 D.22 9.下列实验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 B C D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证明分子的运动 C.探究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生成物 D.证明不同催化剂催化效果不同 10.实验室里用气体传感器和计算机来测定蜡烛在盛有一定体积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O2和CO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通过分析该图可推理出的结论是 A.曲线①表示CO含量的变化 B.曲线②表示O2含量的变化 C.蜡烛燃烧有一氧化碳生成 D.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被耗尽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11.(9分)建立“宏观物质、微观构成、化学符号”是化学学习的特有方式。在化学学习中,运用粒子的观点来认识变化的本质非常重要。 (1)如图中A、B、C、D、E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粒子A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 周期; ②A、B、C、D、E五种粒子中,与B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子是 (填粒子符号); ③从E粒子结构示意图可以判断,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的离子符号是 。 (2)二氧化碳和铁中,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是 。 (3)在点燃的条件下,氢气与氧气发生如图所示的微观化学反应,试回答: ①在该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填序号)。 A.氧分子 B.水分子 C.氢原子和氧原子 D.氢分子 ②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填粒子符号); ③反应前图中的物质属于 (选填“纯净物、混合物”); ④该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12.(7分)如图是以空气等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的流程(部分产物略去)。请分析流程并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1)X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其名称是 。食品包装中常充入X气体以防腐,利用了其 。 (2)分离液态空气法得到氮气,原理是液态氮和液态氧的 不同,此过程发生的是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化学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填“化合”、“分解”)反应。小组同学在做碳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检验生成物的方法是_____。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