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14142

第二章 问题研究 崇明岛的未来是什么样子--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教学课件(共22张PPT)

日期:2025-10-21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2次 大小:6861420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第二章,地理,PPT,22张,教学课件,必修
  • cover
(课件网)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问题研究 崇明岛 的未来是什么样子 地理 学习目标 ①收集资料,了解崇明岛的成因及岛屿的相关知识。 ②结合材料,运用外力作用原理分析崇明岛的形成过程。 ③根据资料,综合分析人类活动(如围海造陆)对崇明岛环境产生的影响。 ④能运用地转偏向力、泥沙沉积等原理预测崇明岛的未来变化趋势。 学习重难点 重点: 1.崇明岛的形成过程。 2.人类活动对崇明岛的影响。 难点: 1.崇明岛的形成过程演示。 2.分析预测崇明岛的未来。 导入新课 崇明岛是我国第三大岛,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冲积岛屿。它位于长江入海口,三面环江,一面临海。全岛面积1 200多平方千米,东西长76千米,南北宽13~18千米,形似“春蚕”。岛上地势平坦,西北部和中部稍高,西南部和东部略低。 思考: 这座美丽的岛屿位于哪里?有何自然特征?是如何形成的? STEP2 STEP3 STEP1 收集资料,说明人类活动对崇明岛的影响,推测崇明岛的未来。 收集资料,了解有关崇明岛的基本情况。 根据长江河口冲积岛的变迁示意图,推测崇明岛的形成过程。 研究思路: 1. 崇明岛是如何形成的? 2. 人类活动对崇明岛有什么影响? 3. 岛屿的未来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研究问题: 新课讲授 瀑布 V形谷 冲积扇 河漫滩 曲流 牛轭湖 冲积平原 三角洲 沙洲/河口冲积岛 在对应位置填写河流地貌景观名称。 新课讲授 学习任务一:了解崇明岛的位置 新课讲授 学习任务一:了解崇明岛的位置   河流堆积地貌类型:在河流出山口的位置形成冲积扇地貌,在河流中下游平原形成河漫滩,在河流入海口形成三角洲地貌。崇明岛位于长江入海口,属于三角洲地貌。 说出崇明岛的地理位置、河流地貌类型。   河口冲积岛是含沙量较多的河流将泥沙搬运到河口,沉积下来形成的。河流在中上游河段流速较快,进入河口后流速减缓。挟带的泥沙就在河口附近沉积,成年累月,越积越多,逐步形成高出水面的河口冲积岛。我国共有400多个河口冲积岛。崇明岛是一个很大的河口冲积岛。崇明岛的地势低平,围绕岛屿分布着广阔的滩涂。 新课讲授 学习任务二:探究崇明岛的形成过程 新课讲授 学习任务二:探究崇明岛的形成过程 河口冲积岛是在哪几种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小组合作,画出示意图并描述。 海浪侵蚀、 海浪堆积 (海水顶托) 新课讲授 学习任务二:探究崇明岛的形成过程 流水侵蚀、 流水搬运、 流水沉积、 (1)长江径流量大,侵蚀、搬运能力强,挟带大量泥沙到达河口。 (2)河口地势平缓,流速放缓,搬运能力减弱。 (3)地处大陆架,水面开阔,海水的顶托作用强,促使泥沙在河口堆积,形成水下沙坝。 (4)潮汐、海浪等对泥沙进行侵蚀和堆积,使水下沙坝不断发育,最终露出水面,形成崇明岛。 (5)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转,长江自西向东流,所以河流冲刷南岸,泥沙在北岸堆积,崇明岛北侧发展较南侧好。 新课讲授 学习任务二:探究崇明岛的形成过程 新课讲授 学习任务三:探究长江河口冲积岛的变迁  唐朝初年(618年),长江口位于现在的扬州、镇江一带,江面上出现了东沙和西沙两个沙洲,面积不过几十平方公里。随着移居岛上人口的陆续增多,到了10世纪的五代时期,开始在西沙上设崇明镇,这就是崇明的由来。   由于长江主流南北移动和潮汐波浪的影响,岛陆屡有坍塌。随着长江口的东移,崇明岛不断沿江下迁。11世纪时,西沙旁又出现了一个新沙,叫姚刘沙,东北也出现了三沙,西沙和东沙则坍塌,被江水冲走。由于长江主水道不断摆荡,三沙在经历发展扩大后又南坍北涨,向北迁移日渐缩小。公元1352年至公元1583年崇明县城先后五次搬迁。 根据上图描述长江河口冲积岛的生消变化过程。 新课讲授 学习任务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