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14645

六上道法第八课《我们受特殊保护》第2课时备课设计

日期:2025-10-15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5次 大小:21172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道法,第八,我们受特殊保护,课时,备课,设计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时备课设计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 课题 我们受特殊保护———专门法律来保护 课型 新授 课时 序号 内容分析 一、文本位置本课选自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受特殊保护》第二框“专门法律来保护”。本单元围绕“法律与未成年人保护”展开,引导学生认识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增强法治意识。二、内容分析单元内容分析第四单元"我们受特殊保护"是本册法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单元围绕"未成年人特殊保护"这一核心主题,设计了"我们是未成年人""专门法律来保护""特殊关爱助成长"三个递进层次。单元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到作为未成年人的特殊身份,了解国家为保护未成年人制定的专门法律,理解家庭、学校、社会、司法等多重保护体系,最终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实现从"认知身份"到"了解保护"再到"学会维权"的螺旋上升。每课内容分析本课《我们受特殊保护》包含三个框题:第一框"我们是未成年人":帮助学生明确未成年人的身份特征,了解不同年龄阶段的法律意义第二框"专门法律来保护":重点学习三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理解法律的具体保护内容(本课时内容)第三框"特殊关爱助成长":引导学生认识多方保护体系,学会寻求保护和自我保护课时内容分析:本课时聚焦三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通过情境体验、案例分析、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法律内容,树立依法自我保护意识。关系建构(横向 纵向):横向联系:与本单元内的横向联系:与第一框"我们是未成年人":第一框明确了"我们是谁",本框回答"如何保护我们",形成"身份认知—法律保障"的逻辑递进与第三框"特殊关爱助成长":本框是"法律依据",第三框是"具体实施",构成"为什么保护—怎样保护"的完整链条与本课内其他框题:与第一框形成"认知基———法律保障"的关系与第三框构成"法律依据—具体实施"的关系与本册其他单元的横向联系:与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本课时是宪法"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在未成年人保护领域的具体体现与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本课时是公民权利中"未成年人特殊权利"的专门展开与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家机构":本课时涉及的教育、公安、司法等机构在未成年人保护中的职责分工纵向联系:承上:在三、四年级学习"我们的权利"基础上,进一步具体化"未成年人特殊权利"启下:为初中学习"法律伴我们成长""公民权利"等内容奠定基础,实现从"感性认知"到"理性理解"的过渡资源挖掘:文本资源:《与法同行———未成年人法律读本》视频资源:《守护成长》法治教育系列片实践资源:学校法治副校长讲座、少年法庭开放日数字资源:"青少年普法"微信公众号案例库 课标分析 政治认同:通过了解国家专门为未成年人制定法律的事实,感受国家对未成年人的特殊关爱,增强对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认同感。具体通过"法律小博士"介绍立法背景和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国家通过法律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制度优势。道德修养:结合法律学习,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规则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我是守法小公民"活动,引导学生反思自身行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法治观念:宪法法律至上:理解三部专门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体现宪法最高效力权利义务相统一:了解未成年人既享有受保护的权利,也要履行遵守法律的义务守法用法意识:掌握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方法和途径,如拨打12345市民热线、110报警电话等自我保护能力:学会识别可能危害自身安全的行为,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 学情分析 已有经验:知识基础:通过第一课时学习,已了解"未成年人"概念及基本特征;通过前期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