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实词,巩固文言翻译的方法 2、领略文中月色自然之美,感受作者洒脱旷达的胸襟 3、掌握文章主旨,学习巩固关键词记忆法 2重点难点 教学难点:1、比喻句及其表达效果 2、理解“闲人”的丰富含义 3教学过程 【导入】 1、简述苏东坡生平(林语堂《苏东坡传》序言) 2、链接复习学过的苏轼作品《饮湖上初晴后雨》《江城子 密州出猎》 【积累文学常识】 1、选自《东坡志林》 2、苏轼(宋),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为“三苏” 3、学过的其它作品:《江城子 · 密州出猎》《饮湖上初晴后雨》《黠鼠赋》 【朗读课文】 1、正字音:藻荇 2、长句的停顿 【讲读文言字句】 1、文言字词的逐字解释 2、实词积累:明、少 3、实词辨析:行、走、步 4、句子翻译口诀:字字落实,留、补、调 5、串译全文 【理解课文】 第1句:夜游的时间、起因。 第2句:夜游的地点、同伴。 第3句:夜游之所见:清澈透明的月色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比喻:将月色比作“积水”,将“竹柏影”比作“水中藻荇”, 表达效果:清澈透明的月色,似醒欲睡的情态。 第4句:夜游之所感:“闲人”之说(自嘲、自矜、自解)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朗读时应用怎样的口吻,如何理解“闲人”的含义?(介绍写作背景) “闲人”:自嘲、自矜(自得)、自解(自我解说) 自嘲—遭贬谪—苦闷、无奈(愁) 自矜—好友相伴、漫步月下—洒脱旷达(乐) 自解—化官场失意者为大自然的欣赏者—随缘自适 【主旨】 关键词记忆法:四个字的景色、六个字的闲人、十二个字的思想情感 主旨:本文叙述了作者和友人在承天寺夜游时所见到的清澈透明的月色,表现作者仕途失意之时苦闷无奈的心情和洒脱旷达、随缘自适的生活态度。“闲人”之说夹杂着自嘲、自矜、自解多种况味。 教学拓展 【理解应用】 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第一句话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地点及起因。(×) 2、“念、至、寻、亦、相与”等字词,细腻地表现了苏、张二人深厚的友情。(√) 3、以月光喻积水,以藻荇喻竹柏影,表现月光澄碧、竹影斑驳、淡雅清幽,画面洁净而隽永。(×) 4、作者为自己是“闲人”而感到处境悲凉,自怨自艾。(×) 5、作者说自己是“闲人”,是想表达随心所欲,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流露出遁世、归隐之意。(×) 6、文尾三句诉说“闲人”洒脱中的无奈,表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痛苦。(×) 7、文章层次清楚,先叙事、继写景、后议论。(√) 【主旨梳理】 仕途失意,遭贬谪时的作品 作品 作者 思想感情 小石潭记 柳宗元 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 醉翁亭记 欧阳修 寄情山水,与民同乐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记承天夜游 苏轼 苦闷、压抑、无奈而又洒脱、旷达 布置作业 翻译文中译句 2、《点击》巩固检测练习 教学反思 1、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教学难点突出,教学思路清楚 2、实践巩固了关键词记忆法 3、通过判断题对易考点、易错点进行学习,进一步完善并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4、通过相似主题篇目的主旨梳理进一步夯实中考知识点,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点的树形图 5、课堂提问的设计,难度偏大,学生理解把握起来有些困难,有待改进 课件15张PPT。记承天寺夜游书法家画家诗人皇帝的秘书百姓的朋友工程师美食家酿酒师坚持己见乐天派洒脱旷达下一个文言实词积累明:越明年( ) 至若春和景明( ) 晦明变化者( ) 庭下如积水空明( )照耀明亮透明文言实词积累少:饮少辄醉( )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缺少年轻数量小文言字词辨析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