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15212

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量监测化学试题(无答案)

日期:2025-10-17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0次 大小:198065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江西省,第一次,答案,试题,化学,监测
  • cover
2025-2026上学年丰城九中初三质量监测一 化学试卷 出题人: 2025年10月13日 考试时间:7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Fe-56 Cu-64 K-39 Cl-35.5 Ca-40 S-32 Mg-24 Na-23 K-39 Zn-65 N-14 Al-27 Ba-137 Mn-55 一、选择题(1至5题每题1分,6至10题每题2分,共15分)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A.氢原子 B.氧原子 C.水分子 D.氢分子 2.正确的实验操作对人身安全和实验结果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量取液体 B.闻气体气味 C.加热液体 D.连接仪器 3.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A.天然气 B.液氧 C.二氧化碳 D.冰水混合物 4.爱护环境,人人有责。实验室采用下图装置验证硫能在氧气中燃烧,对此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为减少空气污染,硫的用量要少 B.二氧化硫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的火焰 D.集气瓶底部盛少量的水,可以吸收部分二氧化硫 5.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 B.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约为78% C.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D.液态氧可用作火箭的燃料 6.用“W”形玻璃管进行微型实验,将注射器中的过氧化氢溶液推入管中与二氧化锰接触。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若a处粉末是硫粉,b处产生的气体会污染空气 B.若a处粉末是木炭粉,能看到有白光产生 C.二氧化锰可以增加生成氧气的质量D.用“W”形玻璃管进行实验可以节约药品、减少污染 7.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微观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B.构成二氧化碳的微粒是二氧化碳分子 C.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化钠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 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则离子在化学变化中也不能再分 8.2024年6月2日,“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探测器上用玄武岩纤维制成的中国国旗在月球竖立。下列属于玄武岩纤维的化学性质的是 A.耐高温 B.耐腐蚀 C.电绝缘 D.强度高 9.分析和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制取氧气时必须检验装置气密性,所以制取气体时都要检验装置气密性 B.化学变化常常伴随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 C.通常情况下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所以无色、无味的气体一定是氮气 D.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所以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10.向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适量二氧化锰,反应过程中相关量Y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Y可能是 A.水的质量 B.过氧化氢的质量 C.二氧化锰的质量 D.产生氧气的质量 二、选择填充题 11.下列变化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食物变质 B.火药爆炸 C.天然气燃烧 D. 12.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下图所示关系,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属于并列关系 B.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属于交叉关系 C.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D.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 关系 13.下列化学反应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的是 A.碳酸钙氧化钙+二氧化碳 B.硫+氧气二氧化硫 C.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 D. 三、填空与简答 14.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 (1)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木材(主要成分:木炭)燃烧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2)泼水节,是中国傣族、阿昌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在初中不同的化学实验中,水起的作用也各不相同,例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部水的作用是 。 (3)端午节,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赛龙舟是当日举行的一项节日活动,制作龙舟过程中,将树木雕刻成龙的形状,属于 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 (4)春节,是中华文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