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一机在手,天长地久。机不在手,魂都没有! 好想做你的手机,揣在你怀里,捧在你手里,看在你眼里! 现代人都成了手机控,最闹心的事就是没有网! 1876 1920 1960 1973 1985 2000 2010 2020以后 1.通过对工业革命前的社会状况的探究,认识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2.在梳理和概括两次工业革命成果的基础上认识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关系 3.通过史料分析,理解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及对人类生活的深远影响。 学习目标: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概念阐释及本课导入】: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中期 19世纪60、70年代 20世纪初 英国 德国、美国、法国、英国、俄国 时空坐标 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是从手工生产过渡到机器生产,从资本主义手工工场过渡到资本主义工厂的重大飞跃。既是一场技术革命,也是一场社会革命。 革命性的变化 生产方式:由手工生产到机器生产 机器时代 工厂时代 蒸汽时代电气时代 生产组织形式: 由手工工场到机器工厂 生产动力: 由人力、畜力到蒸汽动力、电力 工业革命的背景 合作探究 就某些条件来说,在欧洲大陆也有比英国更好的国家———如荷兰和法国,但是没有哪个国家具有英国这样好的综合条件。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工业革命为什么从英国开始? 他国的劣势 荷兰 先天不足 法国 战争不断 德国 四分五裂 美国 尚未独立 西、葡 经济衰落 意大利 尚未统一 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开始? 18世纪中期的英国具备了哪些率先开展工业革命的条件? 材料一:1688年“光荣革命”后在英国确立起来的君主立宪制政体,在18世纪逐渐完善从1707年起,国王不再对国会通过的法律行使否决权,国会享有了完全的立法权。……从1717年起,国王不在出席和主持内阁会议。内阁中逐渐产生了主持会议的首席大臣,后来称为首相。于是国王“统而不治”,只是一种最高权力的象征。英国成为资产阶级议会君主制的典型国家。……在比较稳定的政治局势里,从过去那浸透了谋利欲望而又不以经商为耻的英国社会上层,到充满清教进取精神的中下层商人和手工业者,都积极致力于经济的发展。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政治前提: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国内政局稳定,政府积极鼓励经济发展 材料二:18世纪的圈地运动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议会颁布了大量的“圈地条例”。圈地运动建立新型的资本主义大农业经济体制,单位面积产量有明显提高。……史家克里德特认为:圈地运动使失去收入来源的小农被迫转入乡村工业或向城市迁移,从事纺织、冶铁、木材加工、酿酒等家庭副业。 ———摘编自《重评圈地运动与英国城市化》等 材料三:西欧大量的煤炭资源都储藏在英国,而且储藏在水路交通方便、商业中心附近和熟练工人密集的地方。煤炭储藏集中以及必要挖掘技术的具备,……为工业化打下了基础。 ———本特利《新全球史》 经济:英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迅速,资源丰富,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农产品、自由劳动力、工业原料和国内市场。(圈地运动) 材料四:处于新航路和商路中心的英国是早期拓殖、奴隶贸易和争夺海外市场的主要国家,它先后打败西、荷、法,树立了海上霸权、商业霸权和殖民霸权。18世纪60年代,成为“日不落帝国”。它拥有的殖民地之广、市场之大,在当时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世界殖民霸主地位就此确立了。有几种条件决定了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但如此广阔的市场、廉价原料产地和对商品的大量需求,无疑是首发工业革命的一个强劲动力。 ———杨子坤《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史概要》 材料五:欧内斯特·曼德尔估计,从1500年到1800年,欧洲殖民掠夺的总值为10亿英镑金币,其中仅在1750年到1800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