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15899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10-15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4次 大小:214903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5-2026,年高,三上
  • cover
机密★启用前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5年高三10月份联合考试 地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吴哥窟寺庙(134°N,103.9°E)位于柬埔寨,是世界上最大的庙宇类建筑,寺庙主轴线沿东—西方向延伸。每年特定清晨,太阳从中央塔正后方升起,与塔尖完美重合,形成“太阳冠冕”的景观。下图为吴哥窟“太阳冠冕”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 该日后一个月内,当地( ) A. 正午太阳高度减小 B. 昼夜长短差异增大 C. 日落时间逐渐推迟 D. 日出方位持续南移 2. 若黄赤交角减小,关于吴哥窟“太阳冠冕”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太阳塔尖仍重合 B. 出现日期将推迟 C. 向塔尖东侧偏移 D. 太阳被塔尖遮挡 毛伊岛是夏威夷群岛第二大岛屿,岛内气候差异大。2023年7—8月,夏威夷高压异常增强。8月10日,毛伊岛南部海域经历有记录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飓风“多拉”。左图为飓风“多拉”(P)移动时夏威夷附近海域的气压形势图,右图为毛伊岛地理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 飓风“多拉”的移动方向是( ) A. 偏东 B. 偏南 C. 偏西 D. 偏北 4. 毛伊岛东西部气候差异显著,下列主要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 西部干旱———深居内陆,水汽稀少 B. 东部多雨———东北信风迎风坡抬升 C. 山顶低温———常年积雪降温显著 D. 日较差大———对流旺盛,降水较频繁 “热穹顶”是一种异常的自然现象,常使得当地出现超高温和异常干旱的现象。2025年6月起,热浪陆续席卷欧洲,部分地区气温超过46℃,多个国家打破了地区高温纪录。研究发现,此次异常高温与“热穹顶”现象密切相关。下图为“热穹顶”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 “热穹顶”导致极端高温的主要原因是( ) A. 城市热岛效应增强 B. 下沉气流压缩增温 C. 冷暖气团剧烈交锋 D. 太阳直射点向北移 6. 与导致此次欧洲多个国家异常高温关联最小的是( ) A. 北大西洋暖流异常减弱 B. “热穹顶”阻挡西风带东移 C. 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多 D. 高气压带控制加剧高温 毛乌素沙地位于陕西省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南部的鄂尔多斯高原上,其典型的风沙–古土壤沉积序列成为研究气候环境演化的理想区域。下图为毛乌素沙地三处采样点的土壤剖面示意图。剖面甲位于城区西北部典型沙地环境;剖面乙位于城区东南部,地势相对低洼,多湖泽发育;剖面丙位于沙地东南部边缘区,地形起伏大,发育季节性冲沟系统。完成下面小题。 7. 毛乌素沙地腹地古土壤约4ka发育停止,该现象反映的区域气候变化是( ) A. 太阳辐射减弱 B. 季风雨带南移 C. 地质灾害频发 D. 人类活动破坏 8. 图中丙剖面在12.6~6.9ka存在沉积间断,其形成原因最可能( ) A. 风力侵蚀 B. 流水侵蚀 C. 火山喷发 D. 植被稀疏 巴音河发源于祁连山南坡,流经青藏高原东北部的泽令沟盆地后注入湖泊。流经泽令沟盆地的巴音河段地表水—地下水转换频繁。盆地内地下水补给地表水的河道仅占整条河道长度的10%,但在总量上与地表水补给地下水基本持平。下图为泽令沟盆地巴音河流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 泽令沟盆地内的巴音河地下水补给地表水与地表水补给地下水在总量上基本持平的主导因素有( ) ①地势起伏②土壤质地③潜水水位④气候条件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10. 巴音河流域夏季地下水位显著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A. 降水集中 B. 冻土融化 C. 冰川融水 D. 植被截留 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