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16049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10-15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4次 大小:296603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江西省,期中,答案,试卷,地理,考试
  • cover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大兴安岭,雪花飘飘;长江两岸,柳树发芽;海南岛上,鲜花盛开。”王先生在一周内赴各地出差拍下的三张景观照片。读景观图片和中国疆域简(如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三张景观照片差异如此之大的原因是( ) A.我国跨经度广 B.我国跨纬度广 C.我国地形复杂 D.距海远近不同 2.关于我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位置优越,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B.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在热带 C.地势西高东低,许多大河滚滚东流入海 D.自然环境多种多样,资源分布不均匀 3.我国海岸线漫长的地理意义有( ) ①对外联系方便,东部海运便利②海洋资源丰富 ③海洋带来大量水汽,沿海地区降水多④因海洋阻隔,不利于对外开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我国疆域辽阔,下列关于我国领土四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领土最北端有极昼现象 B.我国领土最东端在台湾省的钓鱼岛 C.我国领土最南端气候长夏无冬 D.我国领土最西端号称“世界屋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口生育政策进行了动态调整。下图为我国人口政策调整的时间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20世纪80年代,国家提倡“只生一个”是因为( ) A.人口分布不均 B.乡村人口比重过大 C.男女比例失调 D.人口增长过快 6.我国出台“全面二孩”“全面三孩”人口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 A.降低人口死亡数量 B.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C.鼓励生育,优化人口年龄结构 D.降低人口密度 7.一个国家人口政策的制定与调整说明( ) ①人口政策只能解决人口增长问题 ②人口政策要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③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④人口增长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碣石山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结合我国局部省级行政区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8.曹操观“沧海”的地点及海域最可能是( ) A.甲、黄海 B.乙、渤海 C.丙、东海 D.丁、南海 9.和甲省接壤的国家是( ) A.朝鲜 B.蒙古 C.韩国 D.俄罗斯 10.下列有关甲、乙、丙、丁四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省的行政中心是长春 B.乙省简称“晋” C.丙省行政中心是济南市 D.丁省隔海和台湾省相望 图示意我国沿32°N地形剖面,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字母B所代表的地形区是( ) A.华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东北平原 12.我国地势的特点是( ) A.东高西低 B.西高东低 C.南高北低 D.中间高,四周低 13.我国地势特征产生的影响有( ) ①便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 ②大河多自西向东流,利于东西交通 ③各类自然灾害均集中发生在第二级阶梯 ④第三级阶梯水能丰富,便于航运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输沙量是一定时段内通过河流某一段面泥沙的重量。读“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分布图”和“部分水文站泥沙变化表”,完成下面小题。 输沙量(亿吨) 兰州 头道拐 小浪底 利津 多年平均 1.94 4.55 24.9 11.5 2022年 0.82 1.74 6.33 0.71 14.“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州”是王安石笔下的黄河,“黄浊”反映黄河( ) A.径流量大 B.含沙量大 C.无结冰期 D.汛期较长 15.图中输沙量变化最大的是( )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上、中游交界处 16.黄河输沙量大幅度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上游引黄灌溉范围的扩大 B.上中游水能资源的梯级开发 C.中游植被覆盖率显著提高 D.下游建筑用沙量的急剧增加 红树林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淤泥质海滩,根系发达,有“海岸卫士”的美誉。珠海淇澳岛的红树林曾因生物入侵和人类活动大量减少,近年来已得到较好的恢复。下图为淇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