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18407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一轮复习课件(共26张PPT)

日期:2025-10-18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3次 大小:15846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社会主义,设在,探索,曲折,发展,一轮
  • cover
(课件网) 第26节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相关选必) 融通链接 选1 选2 选3 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与改革)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 第7课(近代以来中国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第10课(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第3课(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第6课(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第13课(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第15课(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第14课(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1956 1957 1958 1960 1962 1964 1965 《论十大关系》 双百方针 中共八大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八字方针 七千人大会 四个现代化 国民经济稳步增长 失误 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全国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三年经济困难 正确 依据教材第一、二子目的内容,按时间顺序梳理1956-1976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历史事件。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5) 1956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 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阶级矛盾退居次要地位 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发生变化 迫切需要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发展经济,繁荣社会主义文化 《论十大关系》 双百方针 中共八大 《论十大关系》 双百方针 中共八大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5) 这是党取得全国执政地位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上毛泽东致开幕词,刘少奇代表中央委员会作政治报告,邓小平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周恩来作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这次大会的历史性贡献有 A.制定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B.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C.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明确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B 下表所列活动(  ) A.凸显新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B.推动了“双百”方针的提出 C.表明文艺领域出现“左”的倾向 D.反映我国传统文化仍占主流 时间 活动名 主要获奖或展演(展出)作品 1956年8月 第一届全国音乐周 《广陵散》《阳关三叠》《嘉陵江号子》《祖国颂》《长征大合唱》等 1957年1月 第一次群众性电影评类 《董存瑞》《家》《为了和平》《平原游击队》《祝福》 1957年12月 第一届全国摄影艺术展 292位作者的321幅作品,有的反映人民群众现实生活,有的反映祖国江山秀丽、欣欣向荣,还有的以人像、静物、花卉及鸟、兽、鱼、虫等为题材 A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唯物史观 材料 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毛泽东指出大会的任务是“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奋斗”。刘少奇作政治报告,对国内主要矛盾变化作出判断,并提出党和国家在新形势下的主要任务。周恩来提出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陈云针对急切期望实现“纯而又纯”绵社会主义的想法,指出:“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这些报告和讲话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果。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56-1965)》等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召开这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历史背景,并概括大会所取得的“初步成果”。(6分) 背景: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成果:正确判断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了把我国尽快低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工业国的任务,提出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思考计划与市场的作用。 1956 《论十大关系》 双百方针 中共八大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5) 1957 三大改造完成,动员各阶层、各党派、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