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19618

2.1 地球与地球仪 知识梳理课件(共35张PPT) 2025~2026学年度湘教版七上地理

日期:2025-10-16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5次 大小:167689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教版,学年度,2026,2025,PPT,地球
  • cover
(课件网) 第二章 认识地球 第一节 地球与地球仪 第1课时 地球在宇宙中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1.地球在宇宙中。 ·结合科学故事、史实材料等,说出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使用数据、类比等方式描述地球的大小。 ·运用图片、影视资料以及数字技术等手段,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认识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2.太空探索。 ·结合图片、影视资料等,描述探月工程、火星探测以及空间站建设等人类太空探索的进展与意义。 ·收集中国航天及太空观测发展的相关材料,举例说出中国太空探索的成就。 3.观察地球仪,并用简易材料制作地球仪模型。 4.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和纬线,说出经度和纬度的分布规律;用经纬度描述某一地理事物或现象所在地的位置。(难点) 5.在地球仪上识别两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等,说出划分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依据。(重点) 认真阅读课本P18~22的内容,完成下列各题,并在书上做好标记。 1.填写宇宙的天体系统结构图(图2.1.1)。 图2.1.1 银河系 太阳系 地月系 2.读太阳系示意图(图2.1.2),填写数字序号代表的行星名称。 ①      ; ②      。 3.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盖天说→浑天说→     船队环球航行→地球卫星照片。 4.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   、赤道略鼓的     球体。 图2.1.2 地球 火星 麦哲伦 稍扁 不规则 5.地球的大小。 图2.1.3 5.1亿 6 371 4万 【太空探索】月球与地球一起组成了地月系。2004年,中国探月工程正式立项,从嫦娥一号升空,到嫦娥五号携月壤返回,中国人一步步将“上九天揽月”的神话变为现实,并计划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图2.1.4为中国探月历程图。据此完成1~2题。 1.月球是一颗 (  ) A.卫星  B.行星  C.恒星  D.彗星 知识点 1 地球在宇宙中 图2.1.4 A 2.探月工程对我国的重要意义有 (  ) ①带动基础科学研究  ②促进科学技术发展  ③加深对地月空间环境的研究  ④标志着目前载人登月任务完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图2.1.4 A  【太空探索】2025年3月3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正式宣布,我国将于今年执行神舟二十号、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此次任务将为中国空间站常态化运营及深空探索奠定重要基础,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迈入新阶段。图2.1.5为太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 3.下列关于宇宙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球位于水星和金星之间  B.地球是太阳系的八颗行星之一 C.地球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D.太阳系位于银河系之外 图2.1.5 B 4.地球被认为是人类唯一的家园,其主要原因有 (  ) ①存在液态的水资源 ②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③有安全的宇宙环境 ④有适合呼吸的大气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我国积极开展太空探索的意义不包括 (  ) A.开发太空中的生物资源  B.利用太空环境开展科学实验 C.探索宇宙的起源与演化  D.认识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 D A 【跨学科融合】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到:“日月之形如丸。何以知之?以月盈亏可验也。”这体现了我国古人对地球形状的思考。据此完成6~7题。 6.读图2.1.6,判断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先后过程是 (  ) A.①→③→②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③→①→② 知识点 2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图2.1.6 D 7.下列哪位航海家所带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  ) A.麦哲伦  B.郑和  C.哥伦布  D.马可·波罗 A 【地理实践】在学习《地球与地球仪》一课时,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进行探究学习。图2.1.7为“模拟海边看船”演示实验示意图。据此完成8~9题。 8.“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