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二单元 烃 课时3 三键疾风 ———炔烃的结构和性质 你的名字 学习 目标 炔烃的结构和性质 乙炔的实验室制备 任务一 乙炔的实验室制备 新课导入 乙炔发现史: 1836年,英国化学教授戴维·爱德蒙德在制取金属钾过程中,将残渣(碳化钾)投进水中,产生一种气体,经研究是乙炔。 我国古时曾有“器中放石几块,滴水则产气,点之则燃”的记载。这种石头就是电石(主要成分CaC2 ),气体就是乙炔。 阅读教材《探究》有关乙炔的实验室制备: 课堂探究 2.实验原理: CaC2+2H2O Ca(OH)2+CH≡CH↑ 1.实验药品: 电石(CaC2),常含有磷化钙,硫化钙等杂质;饱和食盐水 C C Ca C C Ca2+ 2- C C Ca + HO-H HO-H CaC2 C C H H + Ca(OH)2 磷化钙(Ca3P2)与水反应产物为?CaS与水反应产物为? 阅读教材《探究》有关乙炔的实验室制备: 课堂探究 阅读教材《探究》有关乙炔的实验室制备: 课堂探究 3.实验装置: 减小浓度、 降低反应速率 以便控制 饱和食盐 水的流速 除去H2S等杂质气体,防止H2S等气体干扰乙炔性质的检验 检验性质 尾气处理 发生装置 除杂装置 检验装置 收集装置 尾气装置 阅读教材《探究》有关乙炔的实验室制备: 课堂探究 4.注意事项: (2)盛电石的试剂瓶要密封,防电石吸水而失效,取电石要用镊子夹取,切忌用手拿。 (1)实验装置在使用前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Ca(OH)2糊状微溶,导管内塞少许棉花,防止产生的泡沫涌入导管。 (4) 使用CuSO4而不用NaOH除去H2S PH3等杂质。 CuSO4+H2S=CuS↓+H2SO4 8CuSO4+2PH3 + 8H2O =8Cu↓+2H2PO4 +8H2SO4 (5) 收集采用排水法还是排空气法? 排水法、向下排空气法 课堂训练 【针对性检测】 实验室制取的乙炔气体中常混有少量H2S、CO2和水蒸气,为了得到干燥纯净的乙炔气体,选择最简便的实验方案有( )。 A.依次通过NaOH溶液、浓H2SO4和石灰水 B.通过CuSO4溶液后再通过石灰水 C.通过五氧化二磷,再通过无水CaCl2 D.通过足量的碱石灰 D 阅读教材《探究》有关乙炔的实验室制备: 课堂探究 5.实验记录: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 (1)将饱和氯化钠溶液滴入盛有电石的烧瓶中 (2)将纯净的乙炔通入盛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试管中 (3)将纯净的乙炔通入盛有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试管中 (4)点燃纯净的乙炔 反应剧烈,产生大量气泡 溶液褪色 溶液褪色 火焰明亮并伴有浓烈的黑烟 电石和水反应产生气体 乙炔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乙炔能与溴反应 乙炔能燃烧 阅读教材《探究》有关乙炔的实验室制备: 课堂探究 6.思考与讨论: (1)以上实验现象与你的预测是否一致?乙炔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时的实验现象,说明乙炔具有怎样的化学性质? (2)乙炔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时的实验现象,说明乙炔具有怎样的化学性质?这与乙炔的哪些结构特点有关?并指出反应前后官能团和化学键的变化。 (3)乙炔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说明乙炔在组成上有哪些特点?与乙烯的燃烧有什么区别? 一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乙炔具有还原性(π键)。 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乙炔具有还原性(π键) 乙炔的含碳量高 甲烷 乙烯 乙炔 你的名字 任务二 炔烃的结构和性质 乙炔的组成与结构 课堂探究 乙炔 分子式 最简式 电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 球棍模型 C2H2 CH C H C H CH HC C H C H 炔烃的结构: 课堂探究 1.定义: 分子中含有碳碳三键的不饱和链烃 2.官能团: 4.通式: 链状单炔烃CnH2n-2(n≥2) 碳碳三键碳原子均采取sp杂化,以碳碳三键为中心的4个原子一定在同一直线 3.结构特点: 碳碳三键(—C≡C—) (与二烯烃、环烯烃相同) HC≡CH HC≡C-CH3 HC≡C-CH2-CH3 H3C-C≡C-CH3 乙炔 丙炔 1-丁炔 2-丁炔 HC≡C-CH2-CH3 H2C=CH-CH=CH2 C4H6 炔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