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矿产资源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矿产是人类工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知道人类利用矿产资源进行工业生 产的例子。 科学思维: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实例比较、分析不同矿产资源与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关 系。 探究实践:能运用多种方法对矿石标本进行观察,记录其颜色、光泽等特点。能在教师引导下,查阅资料,收集和整理矿产资源的信息,了解矿产资源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态度责任:树立合理利用和保护矿产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 1.理解矿产的概念,认识地球上的矿产资源。 2.了解矿产资源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明确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3.明白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认识到保护矿产资源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依据事实形成合理的结论。 教学过程 一、情境·问题 教师展示地球图片,向学生介绍地球中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课堂中每个人都将化身为“小小矿产勘察员”,共同开启探寻矿产资源奥秘的旅程,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以“地球中蕴藏着许多矿产资源”这样生动的表述,激发学生对矿产资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自然引出本节课的探究主题;赋予每位同学“小小矿产勘察员”的角色, 让学生快速代入课堂情境,增强参与感和责任感。】 二、探究·实践 (一)探究从矿石到矿产的秘密。 1.联系生活,引发思考。播放生活场景视频(含建高楼、电线、门窗等素材),引导学生关注铁、铜、铝等材料。教师提问:这些材料从哪里来?引导学生联想到矿石。 2.观察矿石,记录特征。 展示矿石标本,组织学生观察,记录矿石的颜色、光泽、表面质感等特征。学生分享发 现,总结特点。 开展“矿石特性发布会”,鼓励学生分享观察结果。 3.明确概念,认知矿产。 播放短片,讲解矿产的定义:天然形成并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岩石等称为矿产。强调矿产是自然资源,经漫长地质变化形成,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生活场景视频,引发学生对这些材料来源的好奇,让学生主动联想到矿石,从而自然过渡到对矿石的探究;引导学生观察矿石并描述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通过短片讲解矿产的定义,帮助学生建立对矿产的清晰认知,同时在介绍矿产形成过程中渗透资源保护意识,为后续深入学习矿产知识奠定基础。】 (二)了解矿产资源与人类的关系。 1.地球上有哪些矿产资源? 组织学生分享课前搜集的矿产资源资料,列举常见矿产(如铁矿、铜矿、铝矿、磷矿、 石墨矿、稀土矿等)。 介绍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及其在矿产勘探中的贡献,拓展知识视野。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分享课前搜集的矿产资源资料,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了解矿产资源的丰富种类,同时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介绍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及其在矿产资源勘探方面的贡献,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又激发了学生对科学家 的敬佩之情和探索科学的热情。】 2.矿产资源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引导学生分享生活中应用矿产资源的物品(如铁制作的铁锅、铁轨;石墨制成的铅笔芯、 电池电极等)。 鼓励学生用图片、表格、数据等多样化形式呈现资料,教师补充稀土矿产的应用数据(如 智能手机、节能灯、高科技产品中的稀土应用)。 总结:矿产是人类工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分享生产生活中矿产资源的应用实例,加深对矿产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的认知;用图片、表格、数据、书本等多样化形式呈现资料,这一过程既能加深对不同矿产资源重要性的认识,又能锻炼信息整合与表达能力。同时,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总结出“矿产是人类工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这一结论,培养依据事实得出结论的科学思维, 为后续深入探讨矿产资源的保护等内容奠定认知基础。】 (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