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语文学科 八上语文第二单元学业质量评价 (全国版河南等地适用) (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班级:_____ 姓名: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鲁迅先生不辍写作为人民、南仁东院士燃烧生命铸“天眼”……正如马克思所说:劳动已成为人的第一需要。小组成员认为,他们的劳动使其成为难以忘怀的“人”,并据此开展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小组成员想用下面这段话向大家阐明劳动的重要性,里面有一些字词拿不准,请你判断。(共4分) 世界因劳动而改变,生活因劳动而美好。纵观国际格局,一个国家的发展潜质,与国民素质特别是劳动者的素质息息相关。从温饱到小康,从封闭到开放,我国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最大的变化缘于劳动者,最高的成就属于劳动者,最美的梦想系于劳动者。960多万平方公里的神①州(1分)(舟 州)大地上,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所有新时代的劳动者、建设者正用奋斗唱响壮歌、用勇毅书写答卷、用汗水浇灌梦想,向朝气②蓬(1分)(蓬 篷)勃的未来,前进! (1)语段中的两个加点字应该怎么读?请写出正确的拼音。(2分) qián;(1分)xì。(1分) (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2分) 2.黄河是世界上最为复杂难治的河流,但我国劳动人民凭借智慧与决心,创新治理黄河的方法,不断取得成效。小组成员想根据下面资料制作时间轴,更加直观地向大家展示人民的劳动成果,请你将空缺信息补充完整。(4分) 黄河“善淤、善决、善徙”,在这种条件下,1952年4月12日引黄灌溉济卫一期工程胜利竣工,成功开闸放水!也正是从这一天起,该工程有了一个新的响亮的名字———人民胜利渠。从正式开工建设到开闸放水,仅仅用了一年时间,中国人民便交出了漂亮的答卷。在人民胜利渠成功开闸放水后的第5年,“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黄河大坝拔地而起,这是黄河干流上第一座高库大坝。它的建成和投用,背后是一批批建设者怀着美好愿望,带着两手一心,默默奉献而来的。2000年,“世纪工程”小浪底水利枢纽投用,这座“00后”超级水库,就像一颗年轻而强健的心脏,给古老的黄河带来了新的平衡与活力。2021年,一座全新的省级实验室在郑州龙子湖智慧岛揭牌成立,名曰“黄河实验室”。实验室的大屏幕上,“智慧调度”的字样频频闪动,令人不禁生出一种“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感觉。) 3.小语以“劳动”为关键词搜索了一则资料,中间几句的顺序有待推敲,请你重新排列出最恰当的顺序,将句子序号依次填在横线上,使该段文字前后紧密联系。(3分) 美好品德的陶冶,智慧潜能的激发,健康体魄的养成,审美水平的提升,往往都离不开特定的劳动场景和劳动实践。②;④;③;①。劳动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有力抓手。 ①劳以育美,发挥聪明才智去设计创造,本身就是在提高美育素养 ②劳以树德,劳动能传递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价值观 ③劳以强体,动动手、流流汗,强健了体魄,增强了体能 ④劳以增智,劳动有助于启发我们思考科学原理、探索事物奥秘 【解析】阅读首句,应先是培养价值观,再探索奥秘,形成健康体魄,从而提高美育素养。四个句子排序为:②④③①。 4.小文发出“劳动进课堂,助力学生全面成长”的倡议,并准备了下面两幅图作为活动配图。你会选择哪一幅?请说明理由。(3分) 图一 图二 示例一:我选择图一。图中老师正准备领着孩子们上劳动课,课程内容有“煮饭炖汤”“种菜养禽”“维修家电”三种生活技能,能够帮助学生开启全面成长之路,契合活动主题。 示例二:我选择图二。图片中的孩子们正在“某学校种植园”中开展劳动实践,从课内走向了课外,这能帮助学生养成劳动习惯,契合活动主题。(3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