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21909

17.3 电阻的测量(课件)-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册(30页ppt)

日期:2025-10-17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4次 大小:9170361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7.3,人教,30页,全册,九年级,2024
  • cover
(课件网)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第3节 电阻的测量 学习目标 01 进一步掌握使用电流表、电压表的方法。 02 学会用伏安法测电阻。 03 加深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的理解。 1.电阻是导体的一种_____,它与导体的_____、_____、 _____有关,另外还可能与导体的_____有关。 2.欧姆定律的内容是:_____。 3.欧姆定律的表达式为:_____,计算电阻的推导式为:_____, 计算电压的推导式为:_____。 性质 材料 长度 横截面积 温度 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I= R= U=IR 复习引入 阅读教材第101~102页,明确测量原理与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 1.实验准备 (1)根据欧姆定律,我们可以通过测量电阻器_____和_____来间接地测量电阻器的电阻。这种测量电阻的方法简称为_____。 (2)实验原理:_____。 两端的电压 通过的电流 伏安法 R= (3)画出实验电路图: 一、实验:用电流表和电压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 合作探究 (4)为了减小误差,可以改变待测电阻器两端的电压,多次测量_____及_____,并分别算出相应的电阻,最后求出电阻的_____,也可以用图像处理的方法求出电阻。 (5)实验中,可以用_____来改变待测电阻器两端的电压。 (6)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电压 电流 平均值 滑动变阻器 实验序号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 电阻平均值R'/Ω 1 2 3 ①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 ②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来改变待测电阻 两端的电压,记下相应的电压表示数和电流表 示数并填在表中。 ③断开开关,整理器材,结束实验。 ④算出待测电阻的阻值大小及电阻的平均值并填入表中。 2.进行实验: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并将实验数据填入表中。 实验序号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 电阻平均值R'/Ω 1 2 3 3.分析与讨论 当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改变时,通过它的电流也随之而改变,但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不变,即电阻不变,同时证明了导体的电阻是由_____所决定的,与_____和_____无关。 自身的性质 电压 电流 4.反思评价 ①连接电路时,开关要处于_____状态; ②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到_____处,滑动变阻器在本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 ③电流表、电压表的“+”“-”接线柱是否接反了; ④是否通过“试触”进行量程选择; ⑤是否认真检查电路,确认无误后才闭合开关等。 断开 阻值最大 保护电路 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伏安法测电阻 小组合作,参照“测量定值电阻”的方法进行实验,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多测几组数据,并分别计算出小灯泡的电阻,填写在表中。 实验 序号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 灯泡 亮度 1 2 3 二、实验:用电流表和电压测量小灯泡的阻值 合作探究 1.小灯泡的电阻相同吗?有什么变化规律呢? 答案 每次计算出的电阻不相同,电压越大时,小灯泡的电阻越大。 2.出现电阻不同的情况,原因是什么? 答案 小灯泡灯丝电阻受温度影响,灯丝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测定小灯泡的电阻 学以致用 1.关于“伏安法测定值电阻”和“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两个实验进行多次测量都是为了减小误差,使测量数据更加精确 B.滑动变阻器在两个实验中的作用除了保护电路还有改变电压 C.两个实验的原理相同 D.两个实验都没有用到控制变量法 A (1)根据电路图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将图乙所示的实物连接起来。 2.图甲是用伏安法测量电阻的电路图。 (2)图丙所示电流表示数为_____,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 0.4 A 2.4 V 解析 电流表示数为I=0.4 A,电压表示数为U=2.4 V (3)算出被测定值电阻的电阻测量值。 答案 6 Ω 解析 R== =6 Ω 3.在“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已知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压为2.5 V,正常工作时阻值大约为8 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