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宁省丹东市九校联考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 1.《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其中记载的下列工艺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甘蔗榨汁 B.棉纱织布 C.楠木造船 D.酿制白酒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稀有气体用作霓虹灯 B.酒精用作燃料 C.氮气用作保护气 D.氧气用作气割气焊 3.下列有关液体药品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药品 B.量取一定量液体药品 C.液体的倾倒 D.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药品 4.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A.水原子 B.氢原子、氧原子 C.水分子 D.氢分子、氧分子 5.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放出热量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四氧化三铁 D.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6.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人智慧的结晶,指导着农耕和生活。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雨水:早春时节,细雨蒙蒙。降雨过程中水分子的化学性质保持不变 B.清明:百花齐放,香味扑鼻,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C.大暑:烈日炎炎,暑气蒸腾,说明温度升高,水分子运动加快 D.寒露:露水凝结,白霜渐生,此过程中水分子的体积逐渐减小 7.下列实验操作中的“先”“后”顺序不正确的是 A.给试管内的液体药品加热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对准液体加热 B.若不慎将腐蚀性药液溅入眼睛,先用手揉眼睛,后用水冲洗 C.用滴管取细口瓶内的液体时,先捏紧胶头排出里面的空气,后伸入液体中 D.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红磷充分燃烧后,先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 8.有同学习了物质的微观粒子构成后,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得出了如图的图示,你认为在1、2、3处的微粒分别是 A.分子、原子、原子核 B.分子、原子、质子 C.原子、原子核、分子 D.原子、分子、原子核 9.符合如图中C部分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A.硫+氧气二氧化硫 B.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水→碳酸 D.氢气+氧化铜铜+水 10.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纯净物:洁净的空气、H2O2溶液、冰水混合物 B.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PM2.5等 C.可在酒精灯上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集气瓶 D.物理性质包括: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可燃性等 二、实验题 1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请结合下图,选择合适的仪器,将其序号填写在相应的空格里。 ①用于夹持试管的工具是 。 ②加热时,下面仪器中不需要垫陶土网就可以进行加热的仪器有 。 A.试管夹 B.蒸发皿 C.锥形瓶 D.燃烧匙 (2)某同学在进行物质的称量和液体的量取操作,如图所示: ①图1中所表示的食盐的质量为 。若在称量12.5 g氯化钠的过程中,天平的指针向左偏转,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移动游码 B.增加砝码 C.移走适量试剂 D.继续添加试剂 ②图2中所表示的液体的体积是 mL,若要量取44.5 mL的液体,在此图基础上,用 再向量筒中加入该液体。若读数时仰视,则量取液体的实际体积 (填“大于”或“小于”)44.5 mL。 (3)通常情况下,我们用下图所示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松开手一段时间后,导管口出现的现象是 (填“甲”或“乙”或“丙”)。 12.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 Ⅰ.氧气是初中学习的一种重要气体。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 。 (2)若用图中装置A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装置A中的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