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课 程 目 标 了解清朝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知道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一部分,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了解清朝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夯实基础 铺垫核心 知识点一 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措施 影响 文书传送 制度 提高决策效率,控制官僚机构 中枢机构 设立 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 思想文化 文字狱 摧残文化,思想专制 【拓展】 军机处设立标志清代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①从地位上看:虽说是最高行政中枢,但本质上是皇帝的顾问机构。②从成员看:完全由皇帝选派。③从职权看:军机大臣“跪受笔录”,执行皇帝决策。 【辨析】 君主专制制度<封建制度 君主专制制度是以君主独裁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政治制度。而封建制度包括的范围很广,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不仅包括封建政治制度,还包括经济制度、土地制度以及思想文化等一系列的制度。如清朝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但是封建制度已经走向衰败。 知识点二 疆域的奠定 辖区 ①内地:实行行省制和督抚制度 ②边疆:分设将军辖区和办事大臣辖区 机构 掌管民族事务 具体 措施 东南 郑成功收复台湾;台湾回归并设府 东北 中俄雅克萨之战,签订《尼布楚条约》 北方 平定噶尔丹叛乱,设立盟、旗 西北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 将军 西藏 册封达赖和班禅;派遣 ;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西南 改土归流,取消土司世袭制度 续表 意义 现代中国的 基本奠定;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加强中央集权 【辨析】 理藩院和宣政院 理藩院是清朝时设立的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宣政院是元朝设立的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关。 【图解】 清朝中期疆域范围 【拓展】 清朝前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意义 ①地域:维护边疆安定和国家统一。②政治: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和发展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③民族:加强边疆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民族交融和边疆开放。④后世:基本奠定现代中国的版图。 知识点三 统治危机的初显 开始 19世纪前期,嘉庆、道光时期 表现 经济 人口膨胀, 危机显露 政治 政治腐败,农民起义不断 对外 清政府固守 的政策 影响 清朝统治由盛转衰,落后于世界潮流 规范思维 培养能力 主题一 清朝前期的君主专制 1. 【史料阅读】 认识“乾纲独断” 乾隆帝曾就康雍乾三朝君主乾纲独断的政治传统作出总结: 乾纲独断,乃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假。即左右亲信大臣,亦未有能荣辱人、能生死人者。(《清高宗实录》卷323乾隆十三年八月辛亥) 当时人形容皇权笼罩下的政治气氛: 皇上曰可,臣亦曰可;皇上曰否,臣亦曰否。上有忧勤之圣,下无翼赞之贤,此其所以逊于唐、虞也。(齐周华《名山藏副本》附录《唐孙镐讨诸葛际盛檄》) 依据史料,你如何评价清朝前期君主乾纲独断的政治。 2. 【学思之窗】 雍正帝批阅过的奏折 结合具体史实,说明奏折制度如何强化了皇帝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2025泰安期末)有学者认为,军机处为内阁的凝缩组织,甚至还提出了“军机处本内阁之分局”的观点。其主要依据是内阁和军机处 ( ) A. 均为君主施政的辅助机构 B. 共同推动宰相制度的重生 C. 均为处理军务的特殊部门 D. 共同拥有票拟政令的职权 主题二 清朝前期疆域管理的成与败 3. 【教材地图】 清朝疆域图(1820年) 【思考点】 依据地图,为什么说清朝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 并结合所学,清朝前期就地方治理,建立了哪些机构或制度 与汉唐相比,清朝对边疆治理有何不同 说说清朝为什么没有像秦汉和明朝那样在北方大规模修筑长城 4. 【问题探究】 清朝保守的对外关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