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电阻和变阻器 第一节(第1课时) 第十六章 探究电路 (沪科版)九年级 全 01 课标解读 02 学习目标 03 激趣导入 04 新知探究 05 观察思考 06 实验探究 07 拓展延伸 09 作业布置 08 课堂小结 课标解读 物理观念:要求学生形成电阻等基本物理量的概念,理解电阻对电流的影响。 科学思维:通过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等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 科学探究:学生要掌握电阻测量的方法,学会设计实验方案、收集数据并分析实验结果。 科学态度与责任:在实验过程中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认识到电阻和变阻器在电路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电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的广泛应用。 学习目标 1. 理解电阻概念及作用。 2. 通过实验探究,知道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 3. 掌握使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进行探究实验。 激趣导入 电线常用铜制作,导线的核心材料主要是铜和铝,铁也是导体,既多又便宜,为什么很少用它来做导线呢? 铜线 铝线 激趣导入 不同用电器的导线往往粗细不同?这又是为什么呢 导线核心不用铁,是因为铁的电阻率远高于铜和铝,即铁的电阻大,不同用电器的导线粗细不同,也和电阻有关。本节将讨论与此相关的问题。 新知探究 一、电阻 水在水管中流动会受到阻力,粗水管水流大、细水管水流小,有杂物的水管水流受阻,同样,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也会受到阻碍。 新知探究 1.电阻的定义与单位 (1)定义:物理学中,把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用符号R表示。 (2)单位:国际单位为欧姆(Ω) 常用单位:千欧(kΩ)、兆欧(MΩ) 换算关系:1kΩ=103Ω,1MΩ=103kΩ; 2.物理意义 导体的电阻越大,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 新知探究 3. 电阻器 用电器的电路中连接着许多具有一定阻值的元件———电阻器,用来调节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电阻器(简称电阻)在电路图中的符号是“ ” 新知探究 4.常用电阻 实验用的 1 m 长的铜导线,电阻约百分之几欧 白炽灯(60 W)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 800 Ω 左右 新知探究 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灯丝电阻为几欧到十几欧 日常用的电暖器和电烤箱的电阻约为几十欧。 实验探究 二、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猜想与假设 电阻大小可能跟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 2. 实验方法 ①控制变量法:在探究电阻的大小可能与导体的材料、导体的长度、导体的粗细有关时,利用控制变量法去探究每一个因素对电阻大小的影响。 ②转换法:在电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电流表的示数或灯泡亮度来判断导体电阻的大小。 实验探究 3.实验电路图 A 接待测导体 实验探究 3.实验器材 开关、电源、电流表、导线、 a、b、c 是三根用同种材料制成的导体,a、b 长度相同但粗细(横截面积)不同,a、c 粗细相同而长度不同;导体 d 与 c 的长度、粗细都相同,但材料不同。 实验装置 实验探究 4.实验步骤 (1)选用材料、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电阻丝a和b,分别将它们接入电路,观察电流表的示数,记入表格中。 实验探究 观察思考:请说出实验现象以及结论。 现象:材料和长度相同,横截面积越小,通过的电流越小,则电阻丝的电阻就越大。 结论:导体的电阻与横截面积有关。材料和长度相同的导体,横截面积越小,电阻就越大。 材料 长度 横截面积 电流大小/A 镍铬合金丝 L 2S 0.24 S 0.2 0.5S 0.12 观察思考 实验探究 (2)选用材料、横截面积相同,长度不同的电阻丝a和c,分别将它们接入电路,观察电流表的示数,记入表格中。 实验探究 材料 长度 横截面积 电流大小/A 镍铬合金丝 0.25L S 0.24 0.5L 0.22 L 0.2 观察思考:请说出实验现象以及结论。 现象: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长度越长,通过的电流越小,则电阻丝的电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