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23152

16.1.2电阻和变阻器 核心素养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11-23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1次 大小:698555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16.1.2,电阻,变阻器,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 cover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物理学科 《16.1.2电阻和变阻器》教学设计 课题 1. 电阻和变阻器 单元 16 学科 物理 年级 九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六章 探究电路” 的第一节第2课时变阻器,介绍滑动变阻器的结构、原理与使用,结合 “控制灯泡亮度” 实验强化操作,拓展电阻箱及生活中的变阻器应用(如电位器),体现 “知识→技术→生活” 的转化。教材设计的 “迷你实验室”(自制调光台灯)、“物理聊吧”(滑动变阻器接线方式讨论),注重动手实践与思维拓展,符合九年级学生 “从操作到理解、从理论到应用” 的认知规律,是培养实验素养与应用意识的重要载体。 2022新课标要求 物理观念:理解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变阻器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大小,从而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科学思维:通过探究滑动变阻器的结构与原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科学探究:学生要掌握滑动变阻器的结构与原理。科学态度与责任:在实验过程中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认识变阻器在电路中的重要作用。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1.学习目标(1)认识滑动变阻器的结构与原理,掌握滑动变阻器的使用规则;(2)了解电阻箱的特点,区分滑动变阻器与电阻箱的差异;(3)知道电阻箱的读数方法。2.核心素养(1)能根据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方式和滑片移动方向,推导电阻变化与电流变化的关系,建立 “因果关联” 的思维模型。(2) 完成 “用滑动变阻器控制灯泡亮度” 实验:规范连接电路(滑动变阻器 “一上一下” 接线),移动滑片观察灯泡亮度与电流表示数变化,总结滑片移动对电阻、电流的影响,掌握实验操作技能。(3)理解规范使用变阻器的重要性(如不超最大电流、滑片移至最大阻值处),树立 “安全实验、严谨操作” 的态度; 学情分析 1.薄弱环节:无法将“电阻的影响因素”与“变阻器的工作原理”挂钩,比如不清楚“变阻器靠改变电阻丝长度调电阻”是对“长度影响电阻”的实际应用。 混淆“导体本身的电阻”(如定值电阻,属性不变)和“变阻器的可变电阻”(可主动调控),误以为所有电阻都能随意改变。 2. 能力表现:具象认知强,抽象分析弱优势:对电阻(如定值电阻元件)、变阻器(如滑动变阻器实物)的外形有直观认知,能通过观察实验(如灯泡明暗变化)感知电阻变化的效果。不足:实验操作细节差:连接滑动变阻器时,常因“接错接线柱”(如上上或下下)导致电路短路或变阻器失效;无法快速判断“滑片移动方向与电阻变化”的关系(如靠近下接线柱电阻变小)。 重点 滑动变阻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使用规则(“一上一下” 接线、滑片移至最大阻值处)。 难点 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方式判断(“一上一下” 有效,“同上”“同下” 无效)及滑片移动对电阻、电流的影响。 材料准备 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电池组、滑动变阻器、灯泡、电流表、开关、导线、台灯支架、照明灯、电位器、电烙铁、黏胶等材料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情境导入电动车爬坡你骑车爬坡时,轻轻转动车把上的旋钮,电动车就能从“慢走”瞬间切换到“冲刺”。家里的电扇,拧动开关就能从“微风”变成“大风”。这些变化的核心,就是今天要认识的“电路调节大师”—变阻器。 观看图片电动车爬坡电扇 从生活中常见事物引出变阻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讲授新课 一、变阻器1.变阻器:能够改变电阻的器件叫作变阻器。2.变阻器的种类 滑动变阻器 电阻箱 电位器3.滑动变阻器的原理与结构滑动变阻器是实验中常用的一种变阻器。(1)工作原理: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接入电阻,从而改变电流。(2)滑动变阻器结构如图,主要有滑片、电阻线圈、接线柱(A、B、C、D)、金属杆等。滑动变阻器外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