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23159

专题03 中国现代史 《纲要》 《选必》主干知识整合

日期:2025-10-15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素材 查看:92次 大小:7388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专题,中国,现代史,纲要,选必,主干
  • cover
《中外历史纲要》+《选择性必修》主干知识整合(中国现代史部分) 194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1949-1956)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956-1978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 1966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 1978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78-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1949-1956) 中外历史纲要 国家制度和社会治理 经济与社会生活 文化交流与传播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第一届政协会议 ①时间地点:1949年9月,北平 ②内容:A、确定国名:中华人民共和国 B、施政纲领:《共同纲领》(临时宪法) C.领导机构: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2)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 2、人民政权的巩固 (1)土地改革 ①1950年夏,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 ②意义 A、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 B、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 (2)稳定物价 ①措施:进行“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 ②意义: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推荐得到全面恢复。 (3)抗美援朝 ①进程 A、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 B、1953年7月,美国不得不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②意义 A、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B、增强民族凝聚力,鼓舞着全国人民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而团结奋斗。 C.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里程碑。 3、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外交方针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包括“一边倒”“另起炉灶”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三大政策。 (2)成就 ①建交热潮 A、新中国成立后,按照“一边倒”方针,先后与苏联等十个人民民主国家建交。 B、按照“另起炉灶”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同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巴基斯坦以及瑞典、丹麦、瑞士、芬兰建交。 ②参加日内瓦会议(1954年4月) A.主要议题: 讨论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 B.特点: 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 C.结果:朝鲜问题因为美国的阻挠未达成任何协议。印度支那问题由于中国作出的努力得以政治解决。 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过程 A、首次提出: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 B、联合确认:1954年6月,中印、中缅双方总理在联合声明中,正式倡议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的准则。 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④万隆会议(1955年4月) A.特点:战后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 B.成果:中国提出并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 4、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1)经济制度 ①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 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年 一化三改造 ②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A、概况:1956年底,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意义:标志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 C、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2)政治制度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颁布: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 B、性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原则: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②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 (3)指导思想 毛泽东思想不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也是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p18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 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