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23633

四上第四单元第十二课《低碳生活每一天》第2课时备课设计

日期:2025-10-16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5次 大小:42985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第四,单元,第十二,低碳生活每一天,课时,备课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时备课设计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 课题 《低碳生活每一天》 课型 新授 课时 2 序号 内容分析 文本位置:《低碳生活每一天》是统编版教材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二课。内容分析:1.单元内容分析:本单元教材共设计了三课内容,引导学生从环境污染问题人手,关注垃圾的再利用,倡导学生过低碳、绿色的生活,体现了从知到行的递进过程。第10课《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侧重引导学生认识、体会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其危害,在日常生活中有环保意识。第11课《变废为宝有妙招》,侧重引导学生认识垃圾分类、回收、循环再利用的意义,并学会节约资源。第12课《低碳生活每一天》,侧重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生活,减少碳排放,学会过绿色生活,并积极参与环保活动。2.课时内容分析:(1)本课共有三个话题,可分为两个课时进行讲授,“气候变化观察站”“家庭碳足迹计算”“低碳生活新约定”。(2)本节课学习的是后两个话题《家庭碳足迹计算》《低碳生活新约定》,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气候变暖问题的严重性,反思自己的生活,减少碳排放,学会过绿色生活,并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关系建构:本单元属于社会教育主题,三课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从“认识污染”到“解决污染”,再到“低碳生活”。资源挖掘:视频《低碳生活方式有哪些》《衣服上的“碳排放”》 课标分析 1.通过课前搜集塑料制品,探究塑料的性能、找出塑料制品的代替品等活动,认识、体会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其危害,在日常生活中有环保意识。(法治观念,道德修养)2.通过画垃圾分类的手抄报、分小组调查城市生活的垃圾丢弃、处理分析情况,了解垃圾分类、回收,再循环利用的意义。能节约资源和再利用资源,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健全人格,责任意识)3.通过观看相关视频图片,了解全球的气温变暖的现状,地球变暖与人类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说说自己的生活打算,在日常生活中减少碳排放,学习过低碳绿色的生活。(健全人格,责任意识) 学情分析 已有经验:1.学生们从小就接受“保护环境,从我做起”这样的教育,具有一定的环保意识。2.保护环境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尤其在学校生活中,对环境污染并不陌生。3.学生通过参加一系列的环保活动,知道一些简单的环境保护的方式方法。未知经验:1.没有充分认识、体会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其危害,不是很了解垃圾分类、回收,再循环利用的意义。2.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做到减少碳排放,过低碳绿色的生活。3.在日常生活中不能通过变废为宝等活动能节约资源和再利用资源。个性差异:1.部分学生对生活污染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的破坏不够重视。2.个别同学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保护环境的意识不强,对于低碳生活了解不到位。3.部分学生不知道如何做到低碳环保。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环境保护我自己做了就有用吗?我保护环境了真的对大社会有用吗?环境保护的意义到底在哪里? 学习目标 通过观看视频,互相交流,能够说出碳排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2.通过观看视频,小组讨论、生生互评,能够知道过低碳生活的必要性,做到低碳生活每一天。 学习重难点 1.通过反思自己家庭的“碳排放”,再次增强环保意识、危机意识。2.努力做到“低碳生活每一天”,坚持为环保做贡献。 课时任务及问题链 课前准备 查阅相关资料、ppt 学 习 过 程 环节与目标 问题系统 学习内容及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指导与补救 一、课前谈话,引入课题 任务2:家庭碳足迹计算调查家庭每月用电量并计算碳排放量。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全球气候变暖会给环境及人类生活带来一系列的影响和伤害,谁能说一说都有哪些伤害 我们还知道了地球变暖的原因是“温室气体”的增多,人类生活中就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