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 化 学 练 习 (分值: 60分, 时长: 50分钟, 日期: 2025.10)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 A.酒精作燃料 B.铜丝作导线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活性炭作冰箱除味剂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3.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下列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 A.水 B.氧化镁 C.金刚石 D.氯化钾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蒸馏法从海水中得到蒸馏水是化学变化 B.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其三态变化实现的 C.自制简易净水器中细沙的作用是过滤 D.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非常少 要节约用水 5.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氢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人,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B.降温能使水结成冰———低温导致水分子静止不动 C.一氧化碳能燃烧,二氧化碳能灭火———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D.一滴水中大约含有 1.67×10 个水分子———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小 6.中国春节已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5年迎来了首个“非遗版”春节。阖家团聚,年年有余(鱼),烹饪时加入黄酒和食醋生成的乙酸乙酯( 使鱼肉别具香味,下列关于乙酸乙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g B.1个乙酸乙酯分子由14个原子构成 C.乙酸乙酯分子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D.乙酸乙酯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4:1 7.宏观、微观、符号相结合是探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种认识方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表示1个氯气分子 B. X的符号是 Cl C.图中物质只有氯化钠 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8.含义丰富的化学符号是独特的化学语言,下列数字“2”的含义说法正确的是() ①CO ②2O ③Fe ④Na CO A.①和②中的“2”均表示两个氧原子 B.③和⑥中的“2”均表示化合价 C.④中的“2”表示两个钠离子 D.⑤中的“2”表示原子序数 9.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B.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所以原子一定下可分尔 D.溶液是均一、稳定的,因此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10.木块在 NaNO 溶液中排开液体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过程中 NaNO 溶液的密度保持不变 B.实验过程中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C. NaNO 的溶解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D.15℃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最小 二、填空及简答题(共3小题,每空1分,计17分) 11.我国传统的色彩体系由我国古人从自然万物和天光物候的变迁中发掘而出,又用浪漫的想象赋予它们雅致动听的名称,体现了中国人的美学追求 “ (1)朱樱:熟透的樱桃色。樱桃酿酒过程中发生了 ▲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凝脂:宋代德化窑的白瓷,是一种纯粹的凝脂白。白瓷在烧制过程中会产生CaSiO ,CaSiO 中 Si元素的化合价为 ▲ 。 (3)群青:取自青金石,主要含 Na、Al、Cl、Si、O、Ca等元素,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不同。 (4)银朱:银者亮泽,朱者近赤,银朱是由硫磺与汞加热制成的硫化汞,此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反应。 (5)湘叶色:像桑叶初生的浅黄色。在中国古代黄色颜料多用雌黄制成,雄黄(As S )在光照下会变成雌黄(As S )。从物质组成角度找出这两种物质的共同点是 . 12.镓拥有“电子工业脊梁”的美誉。图1是镓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图2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镓属于 ▲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A、C、D中与B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 (填字母序号)。 (3)A、B、C、D中具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