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24802

五上第二单元第4课《选举产生班委会》第2课时备课设计

日期:2025-10-16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8次 大小:19948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第二,单元,4课,选举产生班委会,课时,备课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时备课设计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 2025.9 课题 《选举产生班委会》 课型 新授 课时 2 序号 内容分析 文本位置对应教材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二框 “班委选举有程序”“班级建设人人有责” 核心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到,参与班级管理的方式不仅有参与选举班委会,还可以通过履行各自职责的方式参与班级建设。二、内容分析单元内容分析:单元以 “我们是班级的主人” 为核心,设置《选举产生班委会》《协商决定班级事务》2 课,呈并列互补关系:均围绕 “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关心集体,参加集体活动,维护集体荣誉,对自己承担的任务负责” 展开,针对五年级学生的特点,生活实际和成长需求,设置了本单元的教育主题。每课内容分析:本课(《选举产生班委会》):聚焦 “班级主人” 这一具体生活场景,分 3 框体递进:第一框 “班委会的责任”:让学生了解班委会这一班级自主管理的基本组织及其职责,引导学生挖掘个人潜力,主动承担班委工作。;第二框 “班委选举有程序”:引导学生在个人成长中,逐渐形成民主意识和规则意识,知道班级管理需要依据规则和程序,懂得规则对于保障每个人的权利和维护公共生活具有重要意义;第三框 “班级建设人人有责”:引导学生认识到,参与班级管理的方式不仅有参与选举班委会,还可以通过履行各自职责的方式参与班级建设。课时内容分析:核心内容:通过交流讨论、故事分享理解班级建设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力所能及地参与集体活动。关系建构(横向 纵向):横向:从知道了解到实践参与到问题解决,由浅入深,是层层递进的关系。纵向:承接四年级 “班级主人” 的感性认知,升级为 “价值分析” 的理性思考,为下课时 “协商决定班级事务” 铺垫认知基础。资源挖掘:教材资源:教材中关于班委会职责的案例、班委选举流程的图示、班级建设相关的小故事等,可作为课堂讲解和讨论的核心素材。学情资源:五年级学生已有的班级生活经验,如部分学生曾担任过小组长等职务的经历,学生对班级管理中存在问题的观察和思考。生活资源:学校其他班级优秀的班级管理案例、社区中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实例,可引导学生将班级建设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跨学科资源:结合语文学科中关于 “责任”“集体” 主题的文章,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班级建设的意义;结合美术学科,让学生设计班级建设宣传海报。 课标分析 本课涉及2022版新课程标准中的两大核心素养。【道德修养】:引导学生树立集体意识,认识到个人与集体的紧密联系,主动承担班级责任,维护集体荣誉,养成关心集体、服务集体的良好道德品质,符合 “责任意识”“集体观念” 等道德修养培养要求。【健全人格】:通过参与班委选举相关讨论和班级建设实践,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规则意识,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学生形成积极向上、勇于担当的人格特质,契合健全人格培养中 “社会适应”“自我管理” 等方面的要求。【道德教育】:以班级生活为载体,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民主选举和班级建设的过程,深化对 “公平”“责任”“合作” 等道德概念的理解,实现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的转化,落实道德教育的实践要求。 学情分析 一、已有经验 生活层面:五年级学生已拥有五年班级生活经验,多数参与过班级活动组织、卫生打扫等集体事务,部分学生担任过小组长、课代表等职务,对班级管理有初步体验。认知层面:能够理解 “责任”“集体” 等基础概念,知道班级事务需要大家共同参与,但对班委选举的具体程序、班委会的详细职责以及个人在班级建设中的多元参与方式,认知较为零散和浅显。二、个性差异 兴趣偏好:部分学生对组织、管理类活动兴趣浓厚,积极主动参与班级事务;部分学生更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