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24814

五上第四单元第10课《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第1课时备课设计

日期:2025-11-11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5次 大小:20542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第四,单元,10课,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课时,备课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时备课设计 主备人 五年级 审核人 备课时间 课题 10《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 课型 新授 课时 1 序号 内容分析 统编《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教材,全册共四个单元,分别是第一单元: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题;第二单元:我们是班级的主人;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第四单元:骄人祖先灿烂文化。四个单元的主题教有依次分别是基本文明素养教有、规则和民主法治教育、国家主权和国情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本单元共三课,呈并列关系。分别以文字、科技和美德为中心,勾勒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不同方面。第8课《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围绕中华民族的文字展开,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汉字凝聚着祖先的智慧,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特点,了解它对周边地区的文化影响,自觉做汉字的传承人;第9课《古代科技耀我中华》围绕中国古代的科技展开,旨在让学生了解古代科技发展史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和世界文明进步的深远影响;第10课《传统美德源远流长》围绕中华传统美德展开,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美德,感悟传统文化中的仁爱精神,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课标分析 学段目标定位:【政治认同】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性成果及其意义,为中华民族创造的文明成就感到自豪。【健全人格】 能够清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体会他人的心情和需要。【责任意识】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和志愿者活动,有团队意识,能够与他人合作互助。内容要求:主题教育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1.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核心理念。2.理解中华民族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3.践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敬业乐群、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4.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修齐治平的理想追求,锤炼高尚人格。5.感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学情分析 已知经验: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搜集资料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比较容易接受传统文化,对科技类的知识比较感兴趣,在课堂有充分的兴趣。未知经验: 但是五年级学生年龄尚小,在理解传统文化可能存在很多未知的领域,如果给予适当的引导,方法的指导,学生能轻松学习。突破措施:引导学生感受家人不同行为表现中体现出的浓浓爱意,理解家人的心。 学习目标 感受传统美德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人格修养。通过感知具体的事例、和小组分享,提高学生以古为鉴的能力。3、能举例说出中华传统美德在个人修养方面的具体表现。 学习重难点 感受传统美德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人格修养。 课时任务及问题链 1.课时驱动性任务呈现任务:通过研读传统美德故事,制作“个人修养卡片”,举例说明传统美德在个人修养中的表现并联系自身。2.对应任务预设课时问题链,聚焦学科问题发布(教师实施: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引导聚焦学科核心问题)学生提出问题:《三字经》里除了讲志向,还提到哪些传统美德?秦始皇的志向和普通人的理想有什么不一样?苏武牧羊为什么能体现气节?范式为什么一定要赴约?胡服骑射里的 “求新” 和现在的创新有区别吗?教师聚焦核心:①明志、气节、诚信等传统美德,分别通过哪些具体行为体现个人修养?②如何将传统美德(如诚信、求新)转化为自己生活中的实际行动?有指向问题解决的评价标准活动1 感受 “明志” 美德评价维度★★★(优秀)★★(达标)★(待提升)故事感悟准确说出两则故事体现的 “明志” 内涵,关联自身谈启示能说出故事与 “明志” 有关,简单谈感受仅复述故事,无 “明志” 相关感悟理想书写清晰写下理想及具体实现计划,逻辑完整能写下理想,有简单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