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时备课设计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 2025. 9.17 课题 课型 新授 课时 序号 内容分析 一、文本位置第三单元的主题是“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我们神圣的国土》从辽阔疆土到好山好水好风及风土民俗,以不同视角引导学生了解、热爱我们的国土,认识、热爱自己的家园,树立国家主权意识。内容分析 本课对应的课程内容:《辽阔的国土》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课《我们神圣的国土》的第一个主题。本课通过“中国的疆域”、“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域”和“台湾省”这几个个部分概括地介绍了我国的国土概况,为整个单元,也为全册教材关于祖国的教学提供了宏观的地理基础。关系建构(横向 纵向):横向:关联地理、历史学科中的国家疆域、行政区划等内容;纵向:为中高年级进一步学习国家地理、历史发展奠定基础。资源挖掘: 中国疆域图、省级行政区域图、世界地图视频《美丽中国》片段、台湾风光介绍数据资料、顺口溜、学习单 课标分析 政治认同:初步了解国情,具有维护国家利益和祖国尊严的意识与行动,形成中国人的身份认同感;初步认识重要历史事实,了解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中国其产党的光辉历程。法制观念:了解每个人都有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责任。 学情分析 已有经验:学生的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视野不断开阔,积累了一些学习经验,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学生对国家有初步的了解与认识,爱国之情不断提升。学生基本知道祖国的主要山脉和河流,但是部分学生对于主要山脉和河流的地理分布不是很清楚。学生对于祖国的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都有一定的了解,能够结合自己的游览经历介绍一两处景点特色,以及自己游览的感受学习困难:对国情的了解还缺乏针对性,认识相对而言零散,更多的是具体、微观的感性认识,没有从宏观的角度深入领会。个性差异:学生对国家疆域、行政区划等宏观概念了解不深,认知零散,缺乏系统性和空间感。补救措施:通过地图观察、数据对比、小组合作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增强直观感知。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中国到底有多大?为什么说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国有哪些省级行政区? 学习目标 1.通过地图观察,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和行政区划,能在地图上指认主要邻国和四大海域。2.通过观察地图、数据计算、对比分析、小组合作等方式,初步掌握从地图和资料中获取地理信息的方法。3.通过观看视频,小组讨论,理解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感受祖国疆域的辽阔,树立国土神圣不可侵犯的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 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的疆域,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认识中国政区图,了解我国的首都、行政区划;了解台湾的美丽风光和民风民俗。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懂得祖国每一寸土地神圣不可侵犯。 课时任务及问题链 驱动性任务:争做“国土小卫士”问题链:中国在哪里?有多大?我国有哪些陆上邻国和海上邻国?我国的省级行政区有哪些?你属于哪个省?为什么说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评价标准:能说出我国领土面积、四大海域、3个以上省级行政区名称,能表达对国土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中国疆域图、省级行政区域图、世界地图、视频资料、学习单 学 习 过 程 环节与目标 问题系统 学习内容及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指导与补救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 中国在哪里?有多大? 播放《山河视频》片段,学生观看并谈初步感受。 出示世界地图,引导学生指出中国的位置。 是否认真观看、能否指出中国位置 二、感知国土辽阔 目标1 2. 中国到底有多大? 1、学习内容:出示世界地图,谁能说说中国在哪里?学生活动: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2.学习内容:从这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