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25100

【浙美版】美术 三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第9课《独特的椅子》精品课件(39页)+核心素养教学设计+视频

日期:2025-11-02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89次 大小:7136533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教学设计,素养,核心,39页,课件,精品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9课《独特的椅子》教学设计 课题 华灯初上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美术 年级 三年级上 教材分析 本课以 “独特的椅子” 为核心主题,聚焦家具设计美学,构建 “设计认知 — 作品赏析 — 创意实践” 三维一体化内容体系,区别于传统单一化的造型教学,更贴合三年级学生以直观认知和动手操作为主的学习特点。教学中通过多元素材搭建认知桥梁:实景层面,呈现明代黄花梨浮雕螭纹圈椅、现代红蓝椅、卵形椅等不同风格椅子实例,让学生感受椅子造型与文化的差异;名作层面,引入汉斯 韦格纳《木制孔雀椅》的仿生设计、格里特 里特维尔德《红蓝椅》的几何美学,引导学生体会不同设计理念下的椅子表达;实践层面,结合 “材料对比实验”“折剪椅子造型”“手绘创意设计” 等直观操作素材,搭配故事化讲解(如胡床演变史)与优秀学生作品展示,增强学习趣味性。 2022新课标要求 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设计感知能力、创意实践能力与文化理解的提升。鼓励将设计知识(造型、材料、人体工学)运用于椅子设计的真实实践中,引导跨学科学习(如结合数学 “几何造型”、科学 “材料特性”、语文 “家具文化描述”),培养多元视角。同时,加强信息素养(如利用线上资源赏析经典椅子设计),关注学生在材料运用(彩纸、画笔、安全剪刀)上的个体差异,提供多样化创作路径(折剪、手绘、粘贴美化),促进个性化表达与发展。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1.艺术表现:赏析多样椅子,用折剪、手绘等设计美化椅子,将创意造型理解转化为创作,提升造型与物化能力。2.创意实践:学习椅子造型后,发挥想象设计独特椅子,融合知识与创意,培养创新设计思维。3.审美感知:观察不同风格椅子的造型、材料、工艺,感受设计之美,培养造型与功能关系的感知力。4.文化理解:了解不同时期、文化的椅子内涵,透过椅子理解设计表现生活与文化之美,增强设计文化理解。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具备基础的几何认知和手工操作能力(如折纸、简单绘画),能分辨常见家具的基本造型,但对 “人体工学”“榫卯工艺”“材料特性” 等专业概念接触较少,需通过直观素材(椅子实物、榫卯结构模型、材料对比卡)降低理解难度。在材料运用上,对画笔、彩纸较为熟悉,但安全剪刀的使用、折纸造型的立体感塑造技巧仍需引导。 重点 让学生明确 “独特的椅子” 并非仅关注造型新颖,而是兼顾造型美观与功能实用(如符合人体工学、结构稳定),理解椅子设计的核心要素(造型、材料、工艺、功能)。掌握椅子作品的赏析方法:“观察造型(整体几何形态、细节装饰)— 分析要素(材料选择、工艺特点、功能适配)— 体会内涵(文化寓意、设计理念)” 的赏析步骤。 难点 有限课堂时间内,既让学生掌握椅子设计的核心知识(造型、材料、人体工学),又能安全、熟练运用材料(尤其是安全剪刀、折纸)完成设计或美化,避免 “设计理念与实际创作脱节”。 材料准备 椅子实物图 / 榫卯结构模型、材料对比卡(彩纸、卡纸、普通纸)、全套绘画工具(水彩笔、油画棒、记号笔)、手工工具(安全剪刀、固体胶、透明胶带)、画纸、抹布。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观看视频2.椅子在生活中随处可见,通常情况下,我们将其视为休息用的坐具,但它也可以是艺术品。那么,是什么让一把椅子成为独一无二的艺术品?(出示图片)答:独特的造型、材质与色彩创意,如卵型椅的流畅曲线、黄花梨椅的雕刻、红蓝椅的色彩对比,让椅子突破实用,具备雕塑感与艺术质感。从自然、艺术流派汲取灵感,还融合多元功能与艺术理念,如生态座椅结合自然、钻石椅兼顾舒适与造型,使椅子成为艺术思想的载体。 观看图片和视频并回答问题。 初步思考课堂问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