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化学试题 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1.明代宋应星的著作《天工开物》是中国古代科技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其中记载的下列工艺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纺纱织布 B.伐木制舟 C.打磨宝剑 D.烧制陶瓷 2.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活性炭等材料制作净水器 C.用明矾处理天然水,明矾主要是起杀菌、消毒作用 D.将湿衣服晾晒在阳光下易干,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3.我国生态环境部印发了《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期望2025年基本实现“美丽中国水生态环境目标”。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A.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B.加大地下水开采,以满足生活、生产需求 C.生活中提倡一水多用,节约用水 D.加强水质监测,严格执行水法 4.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MnO2制取氧气并回收MnO2,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装入试剂 B.制备氧气 C.收集氧气 D.回收MnO2 5.稀土元素是有重要用途的资源。稀土元素镱是量子记忆存储的理想元素,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镱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镱原子的中子数为70 B.镱属于非金属元素 C.镱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0 D.镱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6.天气寒冷,流感多发,奥司他韦()可抑制流感病毒在人体内的传播。下列对奥司他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奥司他韦不属于化合物 B.奥司他韦由16个碳原子、28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 C.奥司他韦中碳元素、氢元素、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8:14:1:2 D.奥司他韦中氢元素与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相等的 7.下列有关物质性质和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作燃料 B.混凝剂沉淀速度快,可用于软化硬水 C.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保护气 D.氢气具有可燃性,常用于填充飞艇 8.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花园里百花盛开,香气四溢———分子在不停运动 B.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 C.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D.水电解生成氧气和氢———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9.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表示中正确的是 A. B. C. D. 10.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完全正确的是 A.同种元素的粒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所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属于同种元素 B.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 C.单质都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 D.在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显正价的一定是金属元素 11.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操作 现象 发出尖锐爆鸣声 冷水中含酚酞的棉花不变色,热水中棉花变红 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剧烈 结论 氢气较纯 低温下分子静止不运动 常温下,铁丝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Fe2O3 氧气含量越高,可燃物燃烧越剧烈 A.A B.B C.C D.D 12.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A.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B.向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C.用等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 D.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5分)小明同学对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图1)进行了改进,如图2所示,在T形三通管的粗玻璃管里,固定一根湿润的酚酞纱布条。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资料摘要 ①浓氨水极易挥发,产生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 ②氨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 ③氨气易溶于水形成氨水,无色酚酞溶液遇氨水会变成红色。 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