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26182

第一单元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下册教学课件(共28张PPT)

日期:2025-10-1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3次 大小:972946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第一,PPT,28张,教学课件,下册,必修
  • cover
(课件网) 历史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第一单元 目录 一、“文明”的概念解读 二、人类文明的产生 三、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一、“文明” 的概念解读 1.文明的含义 历史学领域的文明内涵,是一个综合指标,泛指原始社会之后的漫长历史阶段。文明与原始相对应,意味文明社会较原始社会有巨大的社会进步。 ———摘编自武寅主编《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文明,是人类的进步状态和理性社会体系。 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明是文化发展积极成果的总和,是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风尚,表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达到较高的水平;狭义的文明是指与野蛮相对的、理性的社会体系。 2.文明的标志: 文字的产生、城市的形成、大型公共建筑或祭祀性礼器的出现、国家诞生等。 材料一 人类学者指出了将文明与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区别开来的一些特征。这些特征包括:城市中心、由制度确立的国家的政治权力、纳贡或税收、文字、社会分为阶级或等级、巨大的建筑物、各种专门的艺术和科学等。并非所有文明都具备这些特征……但是这一组特征在确定世界上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文明性质时,可以用作一般的指南。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对于最初人类文明出现的判断标准,主要是国家制度的确立,文字、文献的形成,冶金业及制作金属工具的普及,城市建筑的设置等四个方面。 ———摘编自陈明远《质疑四大文明古国》 材料三 文明,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高级阶段,是阶层分化、国家产生之后的人类文化的存在方式。而国家,是文化时代特有的社会组织形式,存在有强制性的统治与管理机构(权力中心)的分层社会。城市,则是文明时代特有的、与国家相应的高级聚落形态,是国家的物化形式。 ———摘编自许宏《先秦城市考古学研究》 二、人类文明的产生 1.农耕与畜牧的起源 中南美洲:玉米和南瓜等 西亚:大麦、小麦、豆类作物 南亚:芋头 中国:水稻、粟 2.文明产生的进程 三、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一)古代主要文明发展概况 河流或海洋孕育;受地理或历史条件的影响,古代各个文明基本独立发展,并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农耕和畜牧业是人类文明产生的重要前提;不同地区的文明,随着历史发展交流不断加强,并相互影响。 (二)古代的主要文明成就 1.两河流域———古代西亚文明 1.经常洪水泛滥。 地理环境特点对文明的影响 2.河流两岸土地肥沃。 形成流传久远的洪水传说。 有利于农业生产,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农业发生地之一。 3.开放的地理环境。 经常遭到外族入侵。造成文明的兴衰更替,也带来新的活力。 文明 两河流域文明 时间 地域范围 自然环境 早期文明发展的表现 政治 文化 公元前3500年左右产生最初的文明;约公元前2900年出现了一系列城市国家 西亚两河流域 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但水源充足。两条河流中间形成了一个肥沃的冲击平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约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基本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制定了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 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楔形文字 数学:发明了60进制 文学作品: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吉尔伽美什》;洪水和方舟传说 材料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约公元前1792-前1750年在位)大约在公元前1776年颁布的法律汇编,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原文刻在一段高2.25米的黑色玄武岩石柱上。石柱上端是汉谟拉比王站在太阳和正义之神沙马什面前接受象征王权的权标的浮雕,下端是用阿卡德楔形文字刻写的法典铭文,共3500行、282条,现存于巴黎卢浮宫。 《汉谟拉比法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