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412733

九年级中考作文复习《作文立意与选材》教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2次 大小:1335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九年级,中考,作文,复习,作文立意与选材,教案
  • cover
作文立意与选材 教学目标 1、在立意训练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鼓励学生深刻透彻、有创新的认识 2、结合立意恰当选材,提升作文水平 教学重点: 明确立意与选材的要求,作文时力求立意深刻,选材新颖得当 教学难点: 1、养成深入思考的习惯,形成触类旁通的能力。 2、结合立意恰当、新颖地选材,提升作文水平 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讨论探究和教师引导启发相结合 以练习法检测效果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语文作文部分的分数是60分,分值很大。要想获得高分,作文出了要注意审题清楚,还要立意深刻,选材新颖得当,形式有创新,语言有文采。本节课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作文立意与选材》。(幻灯片出示课题) 二、学生自主讨论探究和教师引导启发相结合并以练习法检测效果 (依次如下:) 理论指导一) 立意与选材的含义和重要性 1、立意:人们常说“文以意为主”、“文以载道”,这一“意”或“道”就是文章中心。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这是写好文章的关键。凡是好文章,无一不是在立意上下功夫的。因为文章的中心思想,就如文章的灵魂,它统领全文,贯穿首尾。 2、选材:就是选择典型材料,来表现中心。 文章是通过材料来立意的,材料要为中心服务。如果所选材料不能表现中心,也就是立意不正确,不管它如何精彩,写成的文章最终只能是一篇各种材料的大杂烩。 理论指导二)选材与立意两者的关系 立意,是文章的灵魂,而材料则是构成文章的骨肉。两者是灵魂与骨肉的关系,互相依存,密不可分。 (过渡语———那么,立意与选材有哪些要求呢?) 理论指导三)立意与选材的要求: (一)立意的要求 1、“阔”:“阔”就是要横向扩展、发散,立意时把人、事、景、物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思路开阔,才能创造出豁然开朗、别有洞天的写作天地,新颖的立意也一定会接踵而至。 2、“深”:不仅要发散、开阔,还要高远、深刻。 “深”要由浅入深,由表入里循序渐进。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洞悉事物的本质,立意才能深刻。 3、“新”:立意要想胜人三分,还要大胆创新。古今名篇佳作大都深谙此理,所以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有的甚至千年不朽。因此立意的第三个讲究是“新”。立意要求新颖,就要紧扣时代脉搏,力求有新的角度,独到的见解。富有新意的材料往往就有新颖的立意。 4、 “精”:要去粗取精,精益求精。博观而约取,披沙而拣金。 5、“准”:立意要力求准确,切合社会倡导的主流价值观,表现出积极乐观的思想取向。不正确的“意”是站不住脚的。 实战演练(一): 出示以下立意,学生小组讨论其正误: ①“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②“我们应该尽量帮助别人,这样你有困难时,别人才会帮助你。” ③“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④“天下乌鸦一般黑,这个社会上没有一个好干部,全是坏东西。” ⑤学习太辛苦,我不想学习了。 讨论明确:前三句受功利心驱使,思想功利、自私,与社会要求的主流价值观相悖,立意错误。第④句思想偏激,第⑤句思想消极 教师总结:立意首先要准确,其次要注意新颖、深刻。这样才能博得读者的青睐,获得高分。 理论指导四)选材的要求: ①切合中心(准) ②富有新意(新) ③有真情实感(真)④有细节描写(细) (那么,我们该怎样去立意选材呢?) 理论指导五)立意与选材的方法: (1)审清题意:首先抓住关键词,接着联系其他文字读懂文题给予的一切或显性或隐性的信息,最后深入分析读出的信息,明确题目的各项要求。 (2)多点、多角度、多层面进行联想,明确立意 (3)根据立意联想材料,对材料比较分析、去粗取精,力求达到准、新、真、细 教师强调联想的内涵:联想就是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相关或相类、相似、相对的事物的心理现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