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2741

鲁教版六上历史第18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课件 (共33张PPT)

日期:2025-10-1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3次 大小:614060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教版,历史,18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课件,33张
  • cover
课件33张PPT。 一、两种宗教: “来世”与“今生”的信仰 二、一个人物: “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抉择 三、一份遗产: “璀璨明珠”与“劳民伤财”的评判18、昌盛的秦汉文化一、两种宗教 --“来世”与“今生”的信仰(1)佛教的发源地? (2)佛教是何时传入中国的? 古印度西汉末年1、来世的寄托-佛教 自主学习张骞通西域以后,佛教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丝绸之路1、来世的寄托-佛教 传入的时间和路线西汉末年古印度丝绸之路中原地区佛教传入路线图从经到洛阳长安1、来世的寄托-佛教 忍受苦难 虔诚信佛 转世投胎 来世幸福教义:2、结合社会背景,这种教义对当时的皇帝巩固统治有没有帮助?说明理由问题:1、结合社会背景,如果你是当时生活悲惨的老百姓,你会不会接受这种宗教?为什么?1、来世的寄托-佛教(忍耐、顺从)社会背景:西汉末年,朝政越来越腐朽,王莽篡权后农民起义不断。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政治黑暗,连年灾荒,农民无衣无食,农民起义不断。白马寺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1、来世的寄托-佛教 教别发源地传入 创立 时间创始人宗教 场所教义佛教古印度西汉 末年释迦 牟尼寺院转世投胎,忍受苦难 虔诚信佛,来世幸福道教中国 东汉 时期张陵道观修身养性,炼制丹药 长生不老,得道成仙一、两种宗教--“来世”与“今生”的信仰修来世重今生 自主学习道教:道家思想和神仙方术老子太上老君神化 为提高道教的地位,因此尊称老子为太上老君。2、今生的信仰--道教圣地-青城山道教发源地之一,传说张陵在此羽化。2、今生的信仰--道教一、两种宗教--“来世”与“今生”的信仰品味佛道文化少林功夫太极拳沙雕:佛像艺术沙雕:八仙过海临时抱佛教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大千世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出神入化 胡说八道生活:配饰生活:贴门神 语言 语言佛教、道教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14年5月28日晚9点多,在山东招远一家麦当劳餐厅内发生了一起命案,一名就餐女子遭到6名男女的疯狂殴打,最终不治身亡。《刑法》第三百条中的“邪教组织”,是指冒用宗教、气功或者其他名义建立,神化首要分子,利用制造、散布迷信邪说等手段蛊惑、蒙骗他人,发展、控制成员,危害社会的非法组织。明辨是非对邪教应该进行防止和打击。 王充在《论衡》中说: “人死血脉竭,竭而精气灭,灭而形体朽,朽而成灰土,何用为鬼?” 王充你同意他的观点吗? 二、一个人物 “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抉择(前145———前87)字子长,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 纪传体通史《史记》,是中国古代史学的奠基人。二、一个人物--“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抉择观看视频:了解司马迁为什么能写出《史记》严谨勤奋、坚持不懈、视死如归、 不畏权势、忍辱负重,求真务实等我们能从司马迁身上学到哪些优秀品质?二、一个人物--“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抉择司马迁为什么能够写出《史记》? 态度认真、史学家传、 博览群书、意志坚强。记述了从 黄帝到汉 武帝时期 的史事纪传体 通史中国第一部纪 传体通史; 既是史书的 典范,又是 文学的杰作。二、一个人物--“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抉择自主学习,完成知识卡片司马迁史学价值《史记》包括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共130篇。记叙了从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多年的历史。 本纪:记述历代帝王事迹; 表:记述春秋以来诸侯王国和侯国的大事记; 书:记述天文、水利、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情况; 世家:记述诸侯王国的事迹; 列传:记述各种重要人物的事迹; 二、一个人物--“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抉择 《史记》以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来记载历史的, 因此这部史书的体例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