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27929

北师大版2024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数鸡蛋》教案

日期:2025-10-19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4次 大小:1887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北师大,2024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
  • cover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数鸡蛋》教案 一、课题内涵与教育价值 "数鸡蛋"这一教学主题作为10以内数概念的巩固与深化课程,在小学数学启蒙阶段具有特殊意义。从数学认知发展的视角来看,这个课题巧妙地将数序、基数与序数概念以及10的组成融为一体,为学生构建完整的数概念体系提供了重要支撑。鸡蛋这一生活化素材的选择,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更因其可操作性和直观性,成为数学概念具象化的理想载体。 通过多年教学实践观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在数概念建立过程中往往面临着一个关键转折———从简单的数量认知向更复杂的数关系理解过渡。"数鸡蛋"情境的创设,正好为这个转折提供了自然的认知桥梁,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完成数学思维的提升。 二、教学目标的层次化构建 基于对一年级学生认知规律的深入把握,本课的教学目标应当体现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和情感发展的有机统一。在知识维度,重点引导学生建立清晰的数据概念,理解基数与序数的本质区别,掌握10的系统组成。这个过程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数学思维方式的塑造。 三、教学重难点的精准定位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基数与序数的区分是学生认知的一个关键难点。这个看似简单的概念区分,实则涉及到学生空间方位感和逻辑思维能力的综合运用。教学重点应当放在建立清晰的概念界线上,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形成稳定的认知结构。 另一个教学难点在于10的组成的系统掌握。这不仅是简单的数字分解,更是加法概念的基础铺垫,需要引导学生发现数字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初步的数学推理能力。特别要注意避免学生机械记忆,而要帮助他们在操作中理解数学关系。 四、教学方法的优化整合 本课教学宜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形成教学合力。情境教学法的运用要注重真实感和代入感,让学生在全情投入中理解数学概念;直观演示法要突出关键细节,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具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表象;操作实践法要保证活动的层次性和思维性,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建构知识;游戏教学法则要注重教育性和趣味性的平衡,使知识内化变得自然有效。 五、教学过程的系统实施 (一)教学准备阶段 充分的课前准备是教学成功的重要保障。教师需要准备丰富的教学材料,包括实物鸡蛋、鸡蛋排列图、数字卡片等。这些教具的设计要注重教育价值,比如特意准备带斑点的鸡蛋,便于序数教学的开展;鸡蛋排列图的方向标注要清晰明确,支持学生的空间概念建立。 课前组织要营造温馨的学习氛围:"孩子们,请整理好桌面,准备好学习用品。今天我们要一起帮助妈妈解决一个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看看谁既能成为妈妈的好帮手,又能成为数学小达人!" (二)情境导入环节 教师出示实物鸡蛋,用生动的语言创设情境:"妈妈从市场买回鸡蛋,想要整理收纳,可是遇到了一些数学问题需要大家帮忙。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摆一摆,帮妈妈把鸡蛋整理得井井有条。" 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思考:"在开始之前,老师想问问大家,平时你们都是怎样数数的?在数数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通过这样的问题,激活学生已有的数数经验,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三)新知探究过程 1. 数序与基数意义的深化 教师出示精心设计的鸡蛋排列图,引导学生开展系统的数学活动:"首先,我们需要知道鸡蛋的总数量。请大家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来数一数,记得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在学生数数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数数策略,及时给予指导:"老师发现有的同学是横着数的,有的同学是竖着数的,还有的同学是分组数的。这些方法都很好,但最重要的是要有顺序、有规律。" 在建立总数概念后,要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巩固数序:"现在让我们来玩一个数字排队游戏。请同学们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给数字卡片排队,看看哪个小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