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莆田第二十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 1.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春秋战国时期“入仕”或“参政”的相关记载。这可用于佐证该时期( ) 记载 出处 “官职可以重求,爵禄可以货得。” 《韩非子·亡征》 “子赣(贡)既学于仲尼,退而仕于卫,废著赐财于曹、鲁之间……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 《史记·货殖列传》 “濮阳人吕不韦贾于邯郸……今建国立君,泽可以遗世。愿往事之。” 《战国策·秦策五》 A.平民成为官员主要来源 B.商业成为政治统治的支柱 C.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 D.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2.东汉末年,汉灵帝改刺史为州牧,选九卿、尚书等朝廷重臣充任。州牧位居郡守之上,并且有了固定治所。这表明( ) A.监察功能的进一步强化 B.选官制度不断完善 C.地方行政体制发生变化 D.王国问题尾大不掉 3.下表是《奏定学堂章程》中学堂课程及课时统计表 课程 修身 读经讲经 中国文学 外语 历史 地理 几何代数 理化 植物动物 图画 体操 合计 课时 5 45 19 36 11 11 20 8 8 4 10 177 表反映了清末教育新政( ) A.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B.带有殖民地教育的色彩 C.培养维新变法人才 D.固守传统儒家教育理念 4.“投豆选举法”是陕甘宁边区政府为了使不识字的选民能够顺利行使选举权而实行的选举方法。选举时,监票人告诉选民每个碗代表的候选人,选民轮流进屋投票。这反映了“投豆选举法”( ) A.巩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基础 B.扩大了革命统一战线 C.简化了民主选举的实施程序 D.提升了选民文化素质 5.1870年,英国首相格莱斯顿颁布了关于文官制度改革的枢密院令:规定以后所有文官职位的任命都必须按文官委员会的要求通过公开考试;文官在各政党之间严格保持中立。这( ) A.推动了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B.进一步扩大了选官的范围 C.促进了两党制发展与完善 D.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 6.顺治十六年(1659年)清廷设立乡约制度,规定每月朔望两次宣讲《圣谕六训》,孝顺父母,恭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到康熙朝,颁布了“圣谕十六条”。清廷的做法( ) A.保证了地方社会长期稳定 B.借助宗法纽带加强了中央集权 C.提高了乡民整体道德素养 D.增强了对基层社会的控制力度 7.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砍伐邻居家的葡萄树,被告上法庭,原告虽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 非法砍伐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该案例说明当时在罗马 A.不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 B.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C.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 D.审判结果取决于对法律的解释 8.面对一个案件时,法官首先考虑的是,是否存在相关的案例,也就是法院此前是否已经针对同类案件作出过判决,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则可以依该判例来决定本案所适用的法律,即法官决定案件的重要依据是从案例到案件。由此可知,该法官最可能适用的是( ) A.英美法系 B.日耳曼法 C.中华法系 D.大陆法系 9.如图为1956年出版的年画《提高技术,争取更大的节约》,描绘了两位车间女工人正在钻研生产工艺的场景。该作品( ) A.展现了女性投身工业化建设的热情 B.彰显了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果 C.表明女性成为国家建设的主要力量 D.体现了计划经济体制的优势 10.唐朝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元朝设立了宣政院统辖吐蕃事务;清朝推行“改土归流”,维护西南地区的安定。据此可知,唐至清朝的边疆治理措施( ) A.强化了边疆的军事管理 B.贯穿了“大一统”思想 C.确立了因俗而治的方针 D.消除了边疆地区的隐患 11.史载,康熙帝北巡,行至华北平原与内蒙古草原接壤地带,发现一片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