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27951

北师大版2024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小猫钓鱼》教案

日期:2025-10-19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9次 大小:184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北师大,2024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
  • cover
北师大版 2024 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小猫钓鱼》教案 一、课题内涵与教育价值 "小猫钓鱼"作为认识数字"0"的启蒙课程,其教学价值不仅在于数学概念的建立,更在于它所承载的育人功能。这个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巧妙地融合了数学认知与品德教育,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自然而然地接触和理解"0"这一抽象概念。从数学学科本质来看,"0"的认识标志着学生数概念体系的重要完善,是学生从具体数量认知向完整数系理解迈进的关键一步。 二、教学目标的多维构建   基于对一年级学生认知特点的深入理解,本课的教学目标应当体现层次性和综合性。在认知发展层面,重点引导学生建立"0"表示"没有"这一核心概念,同时掌握其规范书写。这个过程不仅是知识的获取,更是数学思维方式的初步建立。从能力培养角度,通过观察、表达、操作等系列活动,促进学生从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而在情感态度方面,借助故事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专注认真的学习品质,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的教学突破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0"的概念理解对于初入学的儿童确实存在一定难度。这个看似简单的数学概念,实则蕴含着深刻的数学思想。教学重点应当放在建立"0"的现实意义理解上,让学生通过丰富的情境体验,真正体会到"0"表示"没有"的实际含义。而规范书写"0"的要求也不能忽视,这是培养学生良好数学书写习惯的重要契机。 教学难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如何让学生理解"0"作为一个完整的数,与其他数字一样具有同等的数学地位;二是如何引导学生将"0"的概念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来,形成一般的数学认识。这些认知障碍的突破,需要教师设计层层递进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充分的体验中逐步建构概念。 四、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本课教学宜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形成教学合力。情境教学法的运用要注重故事的整体性和连贯性,让学生在全情投入中感受数学;直观演示法要突出关键细节,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具和板书,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概念表象;动手操作法要给予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深化理解;互动交流法则要营造安全、包容的氛围,鼓励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大胆表达。 五、教学过程的精细化实施 (一)教学准备阶段 在课程准备方面,我们不仅要准备必要的教学材料,更要注重教学环境的创设。教师需要准备四幅精心绘制的故事插图,这些图片要能清晰展现故事发展的脉络和数量变化的关键节点。数字卡片的制作要规范美观,田字格板书的规划要合理醒目。学生的学具准备也要提前指导,确保课堂活动顺利开展。 课前组织环节,教师要以亲切的语调引导学生:"孩子们,请将你们的田字格本和铅笔整齐地摆放在桌角,调整好坐姿。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走进一个有趣的数学故事,故事里藏着一位特别的数学朋友,等着我们去发现呢!" (二)情境导入环节 教师出示第一幅故事插图,用生动的语言讲述:"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猫妈妈带着小猫来到小河边钓鱼。清澈的河水缓缓流淌,两岸青草如茵。小猫学着妈妈的样子架好鱼竿,眼睛紧紧盯着水面。孩子们,你们猜猜看,今天小猫会有怎样的收获呢?" 通过开放式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仔细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谁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画面的内容?" 在学生回答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数量信息,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三)新知探究过程 1. 故事推进与概念建立 教师依次出示后续三幅插图,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链引导学生思考: 当展示小猫捉蜻蜓空手而归的画面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请大家注意看,小猫的鱼桶里有什么?谁能用数学的语言来描述这个情况?" 通过学生的回答,自然地引出"没有"的概念,进而介绍数字"0"。 在展示小猫捉蝴蝶再次空手而归的画面时,教师可以通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