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412972

15 出师表 教学设计 (3)

日期:2024-05-1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00次 大小:2031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师表,教学设计
  • cover
15 出师表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了解本文议论、叙述、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了解诸葛亮提出的开张圣听、赏罚分明、亲贤远佞的政治主张,理解作者在文中表露的态度及感情。 教学重点:了解本文议论、叙述、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难点:了解诸葛亮提出的开张圣听、赏罚分明、亲贤远佞的政治主张,理解作者在文中表露的态度及感情。 课时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了解本文写作背景。熟读课文。了解本文写作目的和全文的主旨。 教学过程: 熟悉课文 1、写作作背景 公元223年,刘备病死在白帝城。弥留之际,沉痛托孤,嘱咐诸葛亮辅佐后主刘禅。遗言是这样说的:“若嗣主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个遗嘱,披肝沥胆,已远远超出了一般的君臣关系。因此,诸葛亮是含着热泪承诺了这一历史重托的。在这以后的数年间,诸葛亮念念不忘先帝刘备的知遇之恩,夙兴夜寐,鞠躬尽瘁,为蜀汉政权的巩固和发展,尽了最大的努力。 经过几年的休养生息,国力日渐恢复和充实。在这期间,吴蜀之间曾一度中断了的关系又复归和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叛乱业已平定。这时,对于蜀汉政权来说,其面临的最大政敌,无疑就是非雄据北方的曹魏政权了。刘备生前最大的抱负就是期待着这样一个机遇,进取中原,争衡天下。然而,正如此表中所说的“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只留下巨大的历史遗憾。诸葛亮为了阐扬刘备争夺天下的宏愿,首先,就必须以兴复汉室为号召,挥戈北方,以求生存。建兴五年,也就是公元227年,诸葛亮屯兵汉中,决心重振蜀汉雄威,准备北伐曹魏。 然而,诸葛亮的这次远征,是在一种极其矛盾的心境下开始的。他深知后主刘禅暗弱无能,且又亲佞远贤,给蜀汉的发展蒙上了巨大的阴影。这种状况,使诸葛亮深怀后顾之忧。因此在出师之前,他向后主刘禅上了这个奏表,谆谆劝谏刘禅要发扬刘备的品德,尊贤纳谏,励精图治,以治蜀安邦,最终平定天下。 在这篇不长的奏表中,作者十三次称引先帝,字字句句,诚恳真切,深沉地表达了对刘备的怀念感激之情,更表白了自己对于蜀汉忠诚尽职的心迹。这种尽忠尽言的报恩治国之情,正是这篇奏表的基石。全文以此为中心,层层展开,步步深入,其孤心苦旨,惨淡经营的一派心事,一一如从肺腑中流出,感人至深。 2、教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读,注意字的读音。(说明:本文词情恳切,有不少脍炙人口的名句,同时需要正音的字也不少。范读一为正音,也为使学生对课文有一个较为整体的认识。) 板书易误读的字音 崩殂(cu2)陟(zhi4)罚臧否(zang1pi3)昭(zhao4)郭攸(you1)之费祎(yi1)以遗(wei4)陛(bi4)下 裨(bi4)补阙(que1)漏 性行淑均(xing4xing2shu1jun1) 行(hang2)阵和睦 倾颓(qing1tui2)苟gou3全 卑鄙(bei1bi3) 猥(wei3)夙(su4)夜 庶竭驽钝(shu4jie2nu2dun4) 以彰其咎(jiu4)咨诹(zi1zou1) 遗诏(yi2zhao4) 临表涕(ti4)零 学生放声朗读两遍。 根据注释预习此文,先了解下面几个问题:1、“表”这种文体的一般内容和作用。 (“表”的一般内容是议论和叙事,往往常有抒彩;它是古代奏议的一种,用于向君主陈说作者的请求和愿望) 2、本文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写的?(写于蜀汉建兴五年蜀汉第一次出师伐魏之前,当时蜀汉已从猇(xiao1)亭战役的惨败中恢复过来,既与吴国通好,又平定了南方叛乱,所以诸葛亮决定北上伐魏) 3、诸葛亮写本文的目的是什么?(希望国内政治修明,有一个稳定的后方,使他北定中原的计划得以实现。) 4、全文的主旨是什么?(使后主刘禅认识到必须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疏通文意,理解课文基本内容。 教学过程: 一、疏通文意。 二、理解课文基本内容,讨论有关问题。 诸葛亮就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