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十六章 探究电路 章末复习 知识体系构建 本章重点实验专练 实验一: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1.小浩同学在探究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①: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猜想②:电阻可能与导体的长度有关; 猜想③: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小浩同学为上述探究活动准备了四条如图甲所示的电阻线(a、b、d长度相同,b、c、d横截面积相同),他们已经完成了图乙的部分实物连接(接点M、N之间待接入电阻线)。 (1)该实验是通过观察_____来比较接入M、N间的电阻大小。 灯泡亮度 (2)选用b、d两条电阻线进行对比实验,是为了探究猜想____(填序号)是否正确。 (3)要探究猜想②应该选用_____(填电阻线的代号字母)两条电阻线分别接入M、N间进行对比,这属于控制变量法,下列实验中与本实验方法相同的是____。 A.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B.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 ① b、c A 【补充练】 (4)有同学认为:可以只根据灯泡亮度的变化来判断接入的电阻线阻值的变化情况。老师指出:此实验中这种方法不可取。这是因为电源电压一定时,所选电阻线的阻值若是相差不大,那么灯泡亮度变化_____(填“明显”或“不明显”)。改进方法是在原电路中串联接入_____表。 不明显 电流 (5)将电阻线b对折后接入电路中,发现电流表的示数与将电阻线b全部接入电路时对比变大了,由此得出结论: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这种做法是_____(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_____。 (6)小浩还完成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他是在探究导体的电阻与_____的关系。 错误 没有控制电阻线的长度相同 温度 实验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2. 在“探究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电流表、电压表、10 Ω的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开关各一个,1.5 V的干电池两节,导线若干。 【设计方案】 (1)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将图甲所示的电路补充完整。 【实验操作】 (2)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动到____(填“A”或“B”)端。 (3)用开关“试触”时,电压表和电流表均无示数,这说明电路中存在故障。若故障是某一个元件发生了开路,则发生开路的元件可能是____(只有一个选项正确,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A.开关或定值电阻 B.定值电阻或电流表 C.开关或滑动变阻器或电流表 D.滑动变阻器或电压表或电流表 A C 【收集证据】 (4)排除故障后,继续进行实验,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请在图乙中画出电流I与电压U的关系图像。 【得出结论】 (5)根据图像,可得出的探究结论是_____。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电阻R/Ω 10 电压U/V 0.4 0.8 1.2 1.6 2.0 2.4 电流I/A 0.04 0.08 0.12 0.16 0.20 0.24 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交流评估】 (6)此实验中,能不能用小灯泡代替定值电阻进行探究,请说明理由。 答:不能,因为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不是定值。 【迁移创新】 (7)小红同学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使用的电源电压恒为4.5 V,滑动变阻器规格为“20 Ω 1 A”,可供选择的定值电阻的阻值分别为5 Ω、10 Ω、15 Ω、20 Ω、25 Ω和30 Ω,实验中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2 V,该同学还想多测几组数据,但她不能选用的定值电阻的阻值为_____。她若要求所有定值电阻都能完成实验,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要不小于_____Ω。 20 Ω、25 Ω和30 Ω 37.5 (8)小红继续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将10 Ω的定值电阻先后更换为5 Ω和20 Ω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①通过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小红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错误是_____。 ②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