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课程标准:①了解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②能够简述二战的主要经过及其重大历史事件;③理解二战后国际秩序的变动 子目1: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关注“学习聚焦” 问题1:阅读学案【拓展1】;将二战爆发的背景写在教材102页空白处。(写在书上)问题2:精读学案【拓展2】;①梳理教材103页“历史纵横”(课本标注);②阅读教材“102页”导读部分;思考为什么面对经济危机;美国和德国、日本选择的道路如此不同?(自主思考)问题3:精读学案【拓展2】;梳理教材102页。(课本标注)回答:①103页“史料阅读”;思考法西斯有什么特点?(写在书上);②103页“思考点”法西斯产生的背景(写在书上)问题4:梳理教材103页最后1段;思考法西斯主义、经济危机、战争策源地形成三者之间的关系。(自主思考)问题5:阅读教材104页示意图;你能解读出哪些信息?这和什么政策有关?(写在书上)问题5:精读学案【拓展4】【拓展5】【拓展6】、阅读教材104页“史料阅读”;梳理教材104正文。深度全方位理解绥靖政策。(深度阅读、自主思考)问题6:结合问题5;回答教材108页“问题探究”(写在书上) 【拓展1】二战爆发的背景●●(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2)历史原因:德日等国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仇视和不满;德意日封建残余严重,民主基础薄弱,军国主义、专制主义、民族主义浓厚。 (3)现实原因: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冲击;(4)直接原因:法西斯专政的建立与亚欧战争策源地形成;(5)加速因素:绥靖政策或中立自保政策的推波助澜作用(英法绥靖、美国中立、苏联自保);(6)国际因素:局部战争期间未形成反法西斯阵线。 【拓展2】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法西斯政权1.经济危机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存在。(2)重要原因: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广大劳动人民相对贫困,激化了生产与销售的矛盾。2.经济危机表现(1)1929年10月下旬,华尔街股票市场形势急转直下,股价狂跌,股市崩溃。(2)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农产品价格下跌,失业人数激增,“大萧条”时期来临。3.经济危机特点: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巨大,影响深远。4.经济危机影响:●●●●①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阶级矛盾空前尖锐;德国法西斯分子和日本军国主义抬头。②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各国加紧了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彼此之间的矛盾和摩擦日趋尖锐;加紧对殖民地半殖民地进行掠夺,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5.世界主要国家针对经济危机采取的对策●●(1)提高关税:可以阻止、限制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以尽可能地保护本国工业。(2)实行货币贬值:可以提高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以增加商品出口。6.罗斯福新政措施财政金融令银行休业整顿,恢复银行信用,实行美元贬值;管制证券业工业政府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农业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社会福利加强救济工作,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社会立法签署《全国劳工关系法》,使工人有权组织自己的工会7.新政特点:●●国家对经济的直接干预。8.新政影响●●●●(1)直接影响: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恢复和改善。(2)间接影响:缓解了社会危机,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3)深远影响: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迎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9.罗斯福新政成功的原因(1)时代潮流:新政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2)经济实力:美国有着雄厚的经济实力,使罗斯福政府有能力干预国家经济。(3)民主传统:美国独立战争以来形成的民主传统为新政的实施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