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33458

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3.7 中华民族一家亲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日期:2025-10-20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4次 大小:34474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小学,道德,法治,五年级,上册,中华民族
  • cover
第7课《中华民族一家亲》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 中华民族大家庭+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 课题 中华民族一家亲 第一课时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五年级 核心 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知道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了解民族分布的特点。 道德修养:了解我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政治统一、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都做出了贡献,初步形成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法治观念:知道我国各民族无论人口多少,一律平等,都是国家的主人。 健全人格:正确认识各民族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格局。 责任意识: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认识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 重点 知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民族分布的特点。了解各民族之间亲密关系的形成。 难点 使学生学会尊重各民族不同的文化习俗,自觉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探究新知 第一学程 活动一:我会识图 1.展示课件并提问:根据饼状图说一说什么是“少数民族” ? 饼状图: 资料:根据2021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总人口已达14.4亿(含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人口)。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占91.11%,各少数民族人口占8.89%。 2.预设:人口少的民族称为少数民族。 3.讲解: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共同组成中华民族。 4.过渡:你知道少数民族的人都住在哪里吗 5.预设:学生畅所欲言。 6.展示答案: 人口多且集中在特定区域,成立民族自治区。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7.追问:说一说:除了自治区,你身边有少数民族的人吗 8.预设:学生畅所欲言。 第二学程 活动二:我是观察员 1.展示图表并提问:少数民族分布的范围有什么变化 2.预设:从小到大 3.展示图片并提问:人民币上有几个民族的文字? 4.预设:汉语拼音、蒙古文、藏文、壮文、维吾尔文。 5.展示课件并提问:你观察到我们的民族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6.预设:学生畅所欲言。 7.普法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第三学程 主问题设计1:除茶马古道外,历史上或当前生活中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事例还有哪些呢?(课前让学生们搜集和整理)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 把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整理在各自的导学单上。 第二步:互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 有序交流,组长主持,组员讨论,勾画出比较有价值的事例,为展学做准备。 第三步:展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 组长做好分工,有序发言。其他小组同学认真倾听,积极补充,质疑,提问,并对小组整体展学表现进行评价。 3.教师引领提升: 是啊,民族之间的交流使民族间,你们使用我们的物品,我们使用你们的物品,你们借鉴我们的语言,我们改进你们的乐器,推动了民族间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大家彼此影响着。 4.主问题1预设答案: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华夏—汉民族的形成与先秦时期的民族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民族大融合、清代民族融合、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等等。 第四学程 1、主问题设计2: 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有着怎样的密切联系? 2.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 同学们把课前搜集的按地域、历史阶段或不同民族等方面的有关民族之间密切关系的资料整理到导学单上 第二步:互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 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补充,组长主持,挑选出比较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