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期末素养评估 一、选择题:(24分) 1.(2025·期末)下图中导致1845年后中英两国贸易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割香港岛给英国 B.偿付了巨额的赔款 C.开放了五口通商 D.允许英国在华设厂 2.(2025·期末)近代历史上,清政府内部关于“海防”与“塞防”的争论,也反映了边疆危机逐渐加深。这一争论发生于下列哪一时段( ) A.A B.B C.C D.D 3.(2025·期末)“冯将军,英名天下闻……十荡十决无当前……道(光)、咸(丰)以来无此捷。”这首《冯将军歌》作于1885年。诗中的“捷”指的是( ) A.镇南关大捷 B.北伐胜利进军 C.平型关大捷 D.台儿庄大捷 4.(2025·期末)1912年2月12日,宣统皇帝下诏退位,3月11日,孙中山颁布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由此可知,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 A.从分裂走向统一 B.从屈辱走向独立 C.从封闭走向开放 D.从专制走向民主 5.(2025·期末)“白话的传播遍于全国,与1919年的学生运动大有关系”,因为此后“各地的学生团体很快办起了约四百种白话报刊”。材料中提到的“1919年的学生运动”是指( ) A.新文化运动 B.护法运动 C.五四运动 D.一二 九运动 6.(2025·期末)下表是“1918—1926年工人罢工统计数据”,对数据变化节点④解读恰当的是( ) A.五四运动蓬勃发展 B.国民党残酷镇压 C.农村革命根据地成立 D.国民革命开展 7.(2025·期末)1928年1月,井冈山地区的逐川县传出这样的歌谣:“过新年,过新年,今年不比往常年,共产党军来到了,又分谷子又分田……你拿斧子我拿镰,高举红旗开大会,工农翻身掌政权。”这一歌谣可用于研究( ) A.北伐胜利进军 B.创建人民军队 C.工农武装割据 D.长征胜利结束 8.(2025·期末)在历史学习中应正确区分历史事实和历史解释。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1911年4月,同盟会在广州发动起义 B.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甲午战败后,张謇在南通创办大生纱厂 D.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剪辫、易服等法令 9.(2025·期末)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做“中华英雄谱”的手抄报时整理了以下图表。下表“▲”处与英雄人物相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 英雄人物 海龄 刘铭传 赵登禹 董存瑞 历史事件 鸦片战争 中法战争 ▲ 隆化战斗 A.红军长征 B.武汉会战 C.北平保卫战 D.三大战役 10.(2025·期末)抗战时期,“母亲送儿打日寇,妻子送郎上战场,男女老少齐动员”。华北平原上的一户人家写下对联:“万众一心保障国家独立,百折不挠争取民族解放”,横批:“抗战到底”。这( ) A.揭开了国共两党联合抗日的序幕 B.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反映了中华儿女血战到底的决心 D.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11.(2025·期末)八年级⑵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开展以“看电影·学历史”为主题的跨学科主题研学活动时,收集到某电影的部分台词(如图),请你推测这部电影的名称应该是( ) 我们的目标是“和平民主”,这与蒋介石打算正相反。不过,他愿意谈,我就谈;他愿意打,我就打。反正我是延安来的客人,客随主便嘛! A.《辽沈战役》 B.《西安事变》 C.《重庆谈判》 D.《平津战役》 12.(2025·期末)“有的同志害怕撤出延安后敌人破坏。毛泽东笑着说,延安不就是几座山头和一些土窑洞吗?大不了打烂一些坛坛罐罐。只要消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我们不但可以有延安,还可以有西安、北平、上海、南京。”材料所述的背景是( ) A.共产党转为战略进攻 B.国共双方决战 C.国民党发动重点进攻 D.国民党发动全面进攻 二、填空题:(5分) 13.(2025·期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