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36303

专题05 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 期中复习课件(共36张PPT)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新教材人教版

日期:2025-10-19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4次 大小:3908101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专题,人教,教材,新教材,学期,化学
  • cover
(课件网) 专题05 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 考点大串讲 目 录 CONTENTS 考情透视·目标导航 01. 考点梳理·重难破解 02. 考场练兵·真题再练 03. 考情透视·目标导航 PART 01 考情透视·目标导航 必考考点 复习目标 质量守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及其原因。 2.能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相关问题。 3.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原则。 4.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5.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计算,并掌握计算的格式与步骤。 6.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理论依据。 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原因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PART 02 考点梳理·重难破解 知识梳理 考点01 质量守恒定律 一、质量守恒定律 内容 大量实验证明,参加 的各物质的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 适用范围 所有的 ,不适用于 。 质量范围 所有参加反应的反应物质量(不包括没有反应完的部分和催化剂的质量)和所有生成物的质量。尤其注意参加反应的气体或反应生成的 、 等不要忽略。 (1)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所有的化学反应,但不能用于解释物理变化。 (2)质量守恒定律强调的是“质量守恒”,不包括体积等其他方面的守恒。 (3)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与生成的“各物质”,应当包括固态、液态、气态所有的物质。 (4)“质量和”相等,而非“质量比”相等。 (5)质量守恒中的“守恒”是指物质的总质量守恒,而非某一种或几种物质的质量守恒。 特别提醒 化学反应 质量总和 质量总和 化学反应 物理变化 气体 沉淀 考点梳理·重难破解 【典例01】下列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石蜡熔化前后,其质量不变 B.12g镁在8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0g氧化镁 C.木柴在空气中燃烧后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原木柴的质量小 D.在空气中加热铜粉,生成物的质量比原铜粉的质量大 A 【演练01】下列变化可以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分离液态空气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B.5g蔗糖溶解在95g水中,形成100g蔗糖溶液 C.100mL水中加入100mL酒精后,形成总体积小于200mL的溶液 D.铁丝生锈后质量增加 D 考点01 质量守恒定律 知识梳理 二、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考点01 质量守恒定律 1.质量守恒实验验证 实验名称 铜与氧气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铁与硫酸铜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化学方程式 装置 实验现象 气球先 后 ,固体由 变为 ,电子天平示数不变 铁丝表面 固体析出,溶液由 变为 ,电子天平示数不变 实验结论 反应前各物质的总质量 反应后各物质的总质量。 实验分析 实验一中:(1)气球的作用是形成密闭体系并缓冲气压; (2)气球变瘪是因为消耗了锥形瓶内氧气,使瓶内气体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 2Cu+O2 △ 2CuO Fe+CuSO4 =Cu+FeSO4 鼓起 变瘪 红色 黑色 红色 蓝色 浅绿色 等于 知识梳理 考点01 质量守恒定律 2.质量“不守恒”的实验情况分析 实验名称 盐酸与碳酸钠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镁条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反应后天平平衡情况 天平指针 。 天平指针 (或偏右/居中) 化学方程式 原因分析 空气中氧气参加反应,使固体质量 ; 生成的氧化镁逸散到空气中,使固体质量 。 实验反思 (1)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应该在 容器中进行。 (2) 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表面貌似“不守恒”的实验需要认真加以分析原因。 产生大量气泡 发出耀眼白光,有白烟产生,生成白色固体 偏右 偏左 Na2CO3 +2HCl=2NaCl + H2O + CO2↑ 2Mg+O2 2MgO 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 增大 减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