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36943

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10-1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1次 大小:64423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吉林省,答案,试题,历史,月月,学期
    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月考 高三历史试题答案 时间 2025/10/10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B D C B B C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D A D B A 二、非选择题 17.【答案】 (1)特点:①文书种类不断丰富(涵盖考绩、行移等多种类型);②载体由竹简转向纸张,印章技术改进;③形成“一文一事”制度并逐步规范化;④文书行政流程(起草、审核、运行)日趋成熟;⑤设立专职文书官员和管理机构;⑥文书与档案分工逐渐明确。(6分,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2)意义:①规范行政流程,提高国家治理效率;②保障政务往来的规范性和准确性;③为后世文书行政提供制度借鉴;④推动档案管理体系的独立发展;⑤适应秦汉至唐宋中央集权加强的需要。(8分,每点2分,答出4点即可) 18.【答案】 (1)价值取向:①追求个人幸福与尊严,反抗压迫与不公;②对封建礼教和传统伦理的不满与抗争。(4分,每点2分) 共同原因:①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思想观念活跃;②封建礼教对女性束缚严格,社会矛盾尖锐;③文学创作更加关注现实与人性。(4分,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 (2)史料价值:①文学作品可反映特定时代的社会风貌、思想观念和民众生活,是研究社会史、文化史的重要佐证;②需与官方史料相互印证,注意区分艺术虚构与历史真实。(4分,每点2分) 19.【答案】 (1)背景:传统史学弊端显现;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列强侵略,民族危机加深;梁启超学术、史学方面的造诣与才华。(1点2分,3点6分) (2)影响:创新了史学研究方法,推动了史学的发展;有利于民族文化认同,激发爱国主义;适应了救亡图存的时代需要。(1点2分,3点8分) 19.【答案】 示例: 标题:救亡图存 主题:近代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救亡之路(2分) 阐释: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危局,社会各阶级提出不同的救国方案。首先是林则徐、魏源等人的探索。林则徐办译馆,译成《四洲志》;魏源在其基础上编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这些开眼看世界的仁人志士,初步提出“地上天国”,代表了近代中国人民寻求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继而,清政府发动洋务新政,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不断加剧,康、梁等维新派掀起戊戌变法运动,促进了新思想的传播。《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清政府试图通过“新政”进行“自救”,最终失败。随着清政府统治危机的加深,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领导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6分) 结论:综上所述,面对列强侵略,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救亡图存。虽未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但由于救亡图存的合力,最终击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事实证明,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中华文明也牢固凝聚,引领中华民族奋力探索,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民族团结事业的发展。(2分)■ 高三历史答题卡 姓名: 班级: 座号: 考场: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将姓名、班级、考场、座位号和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2客观题答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 3.主观题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 贴条形码区 4.必须在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无效 (正面朝上,切勿贴出虚线方框) 5.保持答卷清洁完整 正确填涂■ 缺考标记 选择题(64分) 1[A][B][C][D] 6[A][B][C][D] 11[A][B][C][D] 16[A][B][C][D] 2[A][B][C][D] 7[A][B][C][D] 12[A][B][C][D] 3[A][B][C][D] 8[A][B][C][D] 13[A][B][C][D] 4[A][B][C][D] 9[A][B][C][D] 14[A][B][C][D] 5[A][B][C][D] 10[AJ[B][C][D] 15[A][B][C][D] 、 解答题(14分) 17、(1) (2) 三、 解答题(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