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37060

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宋声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10-2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0次 大小:46710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广东省,答案,试题,历史,月月,学期
    兴宁市宋声学校九年级月考历史试卷 说明:考试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图1所示是古埃及出土的纸草文献残片,记录了胡夫在位时修建金字塔的信息;图2所示是胡夫金字塔。据此可知( ) A.文字史料的价值高于遗迹 B.遗迹价值高于文字史料 C.遗迹更有利于保存历史记忆 D.不同史料可以相互印证 2.世界古代各区域的文明成果反映了人类早期文明的发展水平。下表中的内容体现了古代文明具有( ) 文明古国 文明特点 文明成就 古代埃及 大河文明、集权政治、浓厚的宗教意识 金字塔、象形文字 中国 农耕文明、中央集权 分封制、青铜器、甲骨文 古代罗马 海洋文明、奴隶制民主政治 《十二铜表法》、罗马大竞技场 A.平衡性 B.多元性 C.稳固性 D.一致性 3.史料是认识历史的主要依据,要形成对历史正确、客观的认识,就必须重视对史料的搜集和解读。下图所示壁画描绘了古埃及人民农忙时节收割谷物的场景。这一史料可用来研究古埃及( ) A.社会经济生活的状况 B.建筑工程的成果 C.早期文字的形成与发展 D.天文历法的成就 4.当撒哈拉越来越干旱的时候,人们逐渐在尼罗河流域聚居,由于这里有广阔的泛滥平原,埃及人可以更好地利用尼罗河洪水的泛滥,建立了以细耕农业为基础的社会,把埃及转变成一个农业生产地区。材料表明( ) A.人口迁徙带来文明进步 B.尼罗河泛滥带来巨大灾难 C.地理环境影响文明发展 D.尼罗河流域适合细耕农业 5.在人类文明早期,各区域的数学都得到一定的发展,西亚地区的苏美尔人发明了六十进制,用于测量土地、计算粮食产量和人工;古埃及保留下来的数学文献中记录了很多数学问题及解答,包括土地的丈量和分配、运河的开凿等。据此可知,人类文明早期( ) A.农民掌握数学知识 B.生产需要推动数学发展 C.农业已经高度发达 D.数学知识推动农业发展 6.某中学的九年级学生开展研学旅行,制作了下面的旅行标语。其中符合历史事实的一项是( ) A.沿尼罗河而行,了解象形文字,领略金字塔的壮美 B.在两河流域驻足,了解种姓制度,欣赏古巴比伦城遗址 C.在恒河南岸观光,了解楔形文字,感受古代印度的风采 D.参观罗马国家博物馆,看汉谟拉比石柱,感叹海洋文明的魅力 7.下列图文信息反映出古代亚非文明的共同点之一是( ) A.都发源于海洋 B.积极维护平民的利益 C.有自由的公民意识 D.神化王权来巩固统治 8.下表反映的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统治者的行为和职责。据此可以推断古巴比伦( ) 国王汉谟拉比 国王任命的总督 基层公社的首领 下令并监督总督兴修水利,在 位的好几个年份都作为“开凿 河渠之年”而被载入史册 分管各城市和州的军事、行 政、税收、司法和水利灌溉 管理公社的土地,分配水流管 理市场,管理税收和司法等 A.重视发展农业 B.法治传统历史悠久 C.文明高度繁荣 D.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9.苏美尔人根据月亮的盈亏变化制定了阴历,一年354天,并设置闰月来调整阴历和阳历之间的天数差距。计数法中的60进制也是两河流域人发明的。上述材料介绍的是苏美尔人的( ) A.建筑艺术 B.法治建设 C.文明成就 D.经济水平 10.某校九年级历史兴趣小组正在开展主题研究,收集到下图所示材料。据此推断,该小组正在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古代埃及的辉煌 B.两河流域的变迁 C.古代印度的文明 D.欧洲文明的源头 11.课本剧表演是历史课堂的一种呈现形式。某班课本剧表演社团编写了一部关于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剧本。下列场景符合史实的是( ) A.刹帝利在田间耕作 B.国王对婆罗门毕恭毕敬 C.首陀罗在主持祭祀 D.吠舍带领士兵出征作战 12.香蕉叶饭(见下图)是一种典型的南方印度菜。印度贵族在婚礼宴席上招待客人时,把香蕉叶当餐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