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38504

16.2《六国论》课件(共40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5-10-1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3次 大小:313793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6.2,六国论,课件,40张,PPT,统编
  • cover
(课件网) 苏洵 六国论 复习重点复习 1.知识积累:文学、文化常识。 2.重点落实:翻译课文;梳理文言要点,牢记实词“兵”“得”“患”。 3.内容理解:梳理层次,领悟情感。 4.达标巩固:熟练背诵,情境默写。 复习目标 活动一:自主复习 1.积累文学、文化常识。 2.落实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等要点,完成《复习案》“二”; 3.理解内容,领悟情感。 完成目标1、2、3 活动二:落实重点 (一)知识积累———文学文化常识及成语 1.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被称为“老苏”,主张文章要针砭时弊,“言必中当世之过”。擅长散文,尤其政论,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有战国纵横家风度。著有《嘉祐集》。 2.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散文文体,以论证为主,善于析理,一般分为两种:一政论文,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二史论文,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即”借古鉴今“。 3.诸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_____的统称。 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汉朝分王、侯二等。周制,诸侯名义上须服从王室的政令,向王室朝贡、述职、服役,以及出兵勤王等。汉时诸侯国由皇帝派相或长吏治理,王、侯仅食赋税。 国君 3.成语 如弃草芥:芥,小草。就像扔掉一根小草那样。形容毫不在意。 抱薪救火:薪:柴草。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六国破灭( ),非兵( )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 )秦。赂秦而( )力亏,破灭之道也(句式: )。或( )曰:六国互丧( ),率( )赂秦耶?曰:不赂者以( )赂者丧,盖( )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灭亡 兵器 赠与财物,贿赂 连词,表因果 判断句 有人 相继灭亡 全都,一概 因为 承上,表原因,“因为” 保全 第一段:论证思路及作用 六国破灭 弊在赂秦 ①赂秦而力亏 ②不赂者以赂者丧 总 分 总 故曰:弊在赂秦 (中心论点) (分论点一) (分论点二) 第一段: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弊在赂秦。 提领下文,统摄全篇。 (结论) 秦以( )攻取之外,小( )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 )百倍;诸侯之所亡( ),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 ),固( )不在战矣。//思厥( )先祖父( ),暴( )霜露,斩荆棘,以( )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 )以( )(之)予( )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 )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奉之弥( )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 )矣。至于( )颠覆( ),理( )固宜然( )。古人云:“以( )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 )之( )。 介词,用,凭借 形作名,小的方面 它的实际数目 丢失 最担心的 本来 “其”,他们的 祖辈与父辈 同“曝”,暴露 才 拿来 介词,把 给 既然这样,那么 同“餍”, 满足 越发,更加 决定,确定 表由上文引出下面的结果,“以至于” 灭亡 道理上 应该这样 介词,用 得当, 适宜 代词,指上面说的道理 对 比 得百倍 失百倍 数量上 得难 献易 程度上 道理上 赂秦者力亏,破灭之道也 思考探究问题 秦 诸侯 祖父 子孙 秦 诸侯 无厌 侵急 有限 奉繁 第二段:论证思路、论证方法 引用论证、比喻论证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 ),何哉?与( )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