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38949

16.难忘的泼水节 课件+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2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70次 大小:54924505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难忘,泼水节,课件,教学设计
    17 难忘的泼水节 【教材分析】 《难忘的泼水节》讲述的是1961年敬爱的周总理到西双版纳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故事。课文字里行间洋溢着喜悦与热情,体现了周总理亲民、爱民、和人民心连心的情怀,也表达了人民对总理的崇敬与爱戴。 课文配有插图,画面喜庆、祥和,人物栩栩如生。图中周总理身穿傣族服饰,笑容满面地端着银碗,正在向人们泼水、祝福,周围的傣族人民载歌载舞,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插图能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快乐。 【教学目标】 1.认识“泼、民”等17个生字,会写“难、忘”等8个字,读准多音字“铺、盛”,会写“难忘、火红”等11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练习用“象脚鼓”等词语,描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意。 3.能积累描写周总理样子的句子,感受周总理的平易近人。 【教学重难点】 1.练习用“象脚鼓”等词语,描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意。 2.能积累描写周总理样子的句子,感受周总理的平易近人。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PPT 学生准备:搜集关于周总理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引出课题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继续走进红色革命纪念馆争当红领巾讲解员。今天来到的是展馆的第三站,同学们看这是谁?今天我们就走进周恩来纪念馆,去看一看发生在周总理身上的故事。各位小小讲解员们可要认真听哦,一会儿比一比谁讲解的更细致更精彩。 2.引出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指导书写“难、忘”。 “难”:左小右大。“又”撇长点短。“隹”撇不宜长,左竖正而直,稍长;横画平行,间距均匀,右竖居中正对上点。 “忘”: 上窄下宽。“亡”点画居中,横画长度适中,竖折稍短。“心”卧钩呈月牙形,三点位置恰当,整体扁宽。 3.质疑 这泼水节为何如此难忘?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吧! 当好红领巾讲解员要用好上节课的讲解小技巧,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要先理清楚。请小讲解员们勇敢的举手讲述本篇课文的故事。 研读课文,感受热闹的泼水节 【任务一:感受热闹的泼水节,学习1、2段】 1.大家想不想看看泼水节的盛况?(播放视频) 这个泼水节为什么难忘?(因为周总理来了) 2.出示课文1、2自然段 3.其实,傣族人民的泼水节一年一度,度是次的意思,那一年一度就是———一年一次(出示词卡:一年一度)也就是这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的时候,告诉傣族人民的泼水节又开始了。而这1961年的泼水节因为周总理的到来更是让傣族人民感到特别高兴。谁来把1.2自然段中这种特别高兴的心情读出来。(指明读) 【任务二:傣族人民热情高涨 学习3段】 1.那天早晨,为了欢迎周总理的到来,傣族人民做了哪些事情呢?你从中能够感受到傣族人民的高兴吗? 2.出示第三段。(指名读) (1)听出来了,在1961年泼水节这一天,傣族人民从自己居住的各个地方来见周总理。这就是———(四面八方)读好这个词。你们看人们走得那么急,那么欢,脸上还洋溢着笑容,就是为了早日见到周总理啊!。多高兴啊!读好这句话。 (2)不仅如此呢,他们还———(敲着象脚鼓)来的。瞧,这就是象脚鼓。(出示人们敲象脚鼓图片),只有在盛大的节日傣族人民才会敲响它,多么高兴啊!多么激动啊,这就是傣族人民此时此刻的心情!谁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第1句) 3.看看,为了欢迎周总理,还有什么准备感受到人们的高兴?(出示第2句并板贴:欢迎) (1)你能想象一下撒满了凤凰花的道路的样子吗?瞧,这就是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的道路(出示撒满的凤凰花图片),一点孔隙都没有的摊平就是———铺上((铺上)你觉得像什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