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39363

【高效课堂】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长沙过贾谊宅》《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课件+教学设计 -统编版九上

日期:2025-11-2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5次 大小:14868231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统编,教学设计,课件,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长沙过贾谊宅,高效
    (课件网) 《长沙过贾谊宅》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在古代,读书人通过入仕为官,来实现自己“治国平天下”的理想。然而宦海沉浮,有金榜题名的风光,就会有贬谪外放的低谷。 有的文人将贬谪后的所思所想诉诸于文章 情境导入 凄清如《小石潭记》 旷达如《岳阳楼记》 学习《长沙过贾谊宅》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有的文人则将情感隐藏于诗歌之中 了解贬谪诗,熟读并背诵诗歌。 壹 了解诗句含义,领悟诗词的意境,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 贰 引导学生关注古人的人生价值观,进行审美熏陶,培养他们的家国患意识。 叁 (重点) (难点) 核心素养 知人论世 夯实基础 活动一: 刘长卿(709—约780),字文房,河间人,今属河北。天宝年间登进士第,肃宗时为长洲尉,摄海盐令,因事下狱,贬为藩州南巴(今广东电白)尉。后为转运使判官、淮西转运留后。被诬,贬睦洲(今浙江建德)司马,迁随州刺史,死于任上。世称刘随州。有《刘随州集》。刘长卿善写五律,以“五言长城”自负。 作者简介 刘长卿诗中所写的贾谊是西汉文帝时著名的政论家,因为被权贵中伤,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后来虽然被召回京城,但是得不到重用,之后担任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亦抑郁而终。 知识链接 知识链接 贾 生(作者: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译文:汉文帝在宣室求问被贬谪的贤臣,贾谊的才华和格调更是无可比伦。 译文:谈至深夜汉文帝挪动双膝靠近他,可惜他不垂询民生却是穷究鬼神。 知识链接 赏析:这是一首托古讽时诗,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诗选取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夜半倾谈的情节,写文帝不能识贤,任贤;“不问苍生问鬼神”却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药求仙,荒于政事,不能任贤,不顾民生的昏庸特性。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 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力反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其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著有《昌黎先生集》。 作者简介 背景简介 刘长卿因“刚而犯上,两遭迁谪”。第一次发生在公元758年(唐肃宗至德三年)春天,由苏州长洲县尉被贬为潘州南巴县尉;第二次在公元773年(唐代宗大历八年)至777年(大历十二年)间的一个深秋,因被诬陷,由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被贬为睦州司马。从这首诗所描写的深秋景象来看,诗当作于诗人第二次迁谪来到长沙的时候,那时正是秋冬之交,与诗中节令恰相符合。 在一个深秋的傍晚,诗人只身来到长沙贾谊的故居。想到类似的遭遇,使刘长卿伤今怀古,感慨万千,吟咏出这首《长沙过贾谊宅》。 唐元和十四年(819)正月,唐宪宗从法门寺真身塔中将所谓的迦文佛的一节指骨迎入宫廷供奉,并送往各寺庙,要官民敬香礼拜。时任刑部侍郎的韩愈写了一篇《论佛骨表》,劝谏阻止唐宪宗,指出信佛对国家无益,因此触怒唐宪宗,韩愈几乎被处死。经裴度等人求情,最后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责求即日上道。潮州州治潮阳在广东东部,距离当时的京师长安有千里之遥。韩愈只身一人,仓促上路,走到蓝田关口时,他的妻儿还没有跟上来,只有他的侄孙韩湘跟上来了,于是写下了《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写作背景 欣赏诗歌诵读: 1.注意字词读音 2.注意断句和节奏 诗文朗诵 长沙过贾谊宅 三年/谪宦(zhé huàn)/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刘长(zhǎng)卿 朗读正音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