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39783

【课堂无忧】第9课 辛亥革命(情境化教学课件)统编版(2024)八上

日期:2025-10-1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9次 大小:10437340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课堂,无忧,9课,辛亥革命,情境,教学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9课 辛亥革命 八年级历史 上册·统编版2024 辛亥革命是场意外吗? 情境导入 观看《辛亥革命》视频 辛亥年,武昌发生的那点事,是一场意外,意外里的意外。这场意外,毁了一个王朝,像扳道岔一样,把古老的中国,扳到了另一个轨道上。———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学习目标 能够运用史料分析武昌起义爆发的过程,能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认识辛亥革命的意义与局限。(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了解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二次革命的主要史实。(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立足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认识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化中的历史地位。(家国情怀) 1 3 2 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的史事,知道《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 认识辛亥革命的意义和局限性。 课程标准 学习重点: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二次革命 学习难点:如何辩证的看待辛亥革命的意义? 探究新知 目录 壹 武昌起义 中华民国建立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贰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与二次革命 叁 武昌起义 壹 上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展现武昌起义情节的纪念性浮雕。作为国家级的纪念碑为何选择武昌起义这一历史事件呢? 一、武昌起义的背景 一次大的革命行动往往要有一定的时间来聚集能量,而辛亥革命的能量正是从1894-1911年聚集的,武昌起义是其能量的释放。———金冲及《辛亥革命史稿》 1911年5月,清政府将已归商办的川汉、粤汉铁路筑路权收归国有,但没有退还补偿先前投入的民间资本,因此招致了四川各阶层的广泛反对,引发了保路运动。 湖北防守空虚 四川保路运动 缓慢积累的革命星火为什么在武昌爆发? 二、武昌起义的过程 自主探究:阅读课本结合地图,归纳武昌起义的概况和过程? 1911年10月10日 湖北新军 地点: 时间: 主力: 经过: 武昌 计划泄漏 武昌首义,夺取军械库 猛攻湖广总督衙门 占领武昌城 汉阳汉口响应 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 三、武昌起义的结果 ★武昌 武昌起义后全国 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汉口 汉阳 清王朝迅速土崩瓦解 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 问题:为什么称为“辛亥革命”。 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 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 指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全过程。 狭义: 指1911年武昌起义,1911年是旧历辛亥年,故称辛亥革命。 广义: 狭义的辛亥革命 广义的辛亥革命 19世纪末 1912年 1911年 10月10日 辛亥革命的概念 确认一下 中华民国建立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贰 革命形势的发展要求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 “假设你是1912年南京的记者,请为《民国日报》撰写一则头条新闻,报道中华民国成立。” 一、中华民国的成立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将中华民国的资料补充完整。 时间 地点 总统 副总统 国旗 机构 纪元 性质 意义 1912年1月1日 南京 孙中山 黎元洪 临时参议院 公历,中华民国纪元(1912)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五色旗 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国旗:五色旗 汉 满 蒙 回 藏 年份 民国年份 1912年 民国元年 1913年 民国二年 1914年 民国三年 1915年 民国四年 1916年 民国五年 …… …… 公元年=民国年+1911 民国年=公元年-1911 小提醒:民国纪年只适用于公元1912年至新中国成立前这段时间。 知识拓展 民国纪年法与公元纪年法的换算 学以致用:毛主席的长子毛岸英,民国11年生人,1949年他的实岁年龄是多大呢? 民国11年+1911=公元1922年 1949-1922=27(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