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39989

【课堂无忧】第10课 帝制复辟与军阀割据(情境化教学设计)统编版(2024)八上

日期:2025-10-2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8次 大小:67324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4,统编,教学设计,情境,割据,课堂
  • cover
第10课 帝制复辟与军阀割据 ( 教学目标 ) 1.知道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的史实,认识到历史发展潮流的不可逆。(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2.了解护国战争、军阀割据等史实,学会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认识历史人物、事件的作用和影响。(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3.通过阅读、史料分析感知孙中山等民主革命者坚定的革命信仰、无私忘我的革命胸怀及越挫越勇的革命精神。(时空观念、家国情怀) ( 教学重点 ) 重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步骤;护国战争的过程与意义。 ( 教学难点 ) 难点:军阀割据的影响。 ( 教学过程 ) 情境导入 导入:刀大杀人多 【教师活动】 展示漫画《老猿百态———刀大杀人多》 提问:“漫画反映了什么现象?袁世凯为何被称为‘老猿’?袁世凯是怎样破坏民主共和的?面对这种情况,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又进行了哪些斗争呢? 【学生活动】 观察漫画,结合预习回答问题,初步感知袁世凯的独裁统治。引出主题: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为何会遭到破坏? 【设计意图】 通过漫画激发兴趣,创设历史情境,引导学生思考 “民主共和与专制复辟的冲突”。 探究新知 模块一 复辟帝制 【教师活动】 1.展示史料: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誓词》(1912年) 提问:“他是否兑现了承诺?” 2.呈现时间线:1913年解散国民党→1914 年废除《临时约法》→1915 年签订 “二十一条”→1916 年称帝,引导学生归纳复辟步骤。 3.展示 “二十一条”内容 组织讨论:“哪一条对中国主权危害最严重?为何说它加速了袁世凯的倒台?” 【学生活动】 1.对比誓词与史实,小组讨论袁世凯的“背信弃义”。 2.梳理时间线,总结复辟帝制的“三步曲”(谋正式总统→终身总统→称帝)。 3.分析“二十一条”条款,结合材料归纳其对中国主权和袁世凯统治的影响。 ①损害中国的主权;②激发中国人民反日爱国斗争;③加速了袁世凯政府的倒台;④助长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气焰等。 【设计意图】 1.通过史料对比,培养 “论从史出” 的思维。 2.时间线帮助学生理清事件逻辑,突破“复辟步骤”这一重点。 3.结合“二十一条”理解袁世凯的卖国本质,为后续护国战争做铺垫。 模块二:护国战争 【教师活动】 1.展示孙中山《讨袁檄文》节选 提问:“孙中山对袁世凯称帝的态度是什么?” 2.出示材料 天祸中国,元首谋逆,蔑弃约法,背食誓言,拂逆舆情,自为帝制……锷等身 受国恩,义不从贼,今已严拒伪命,奠定滇、黔诸地方,为国婴守,并檄布四方, 声罪致讨 …… ———蔡锷《致各省将军巡按使等电》(1915年12月)介绍蔡锷、李烈钧等人物,呈现护国军进军路线图。 3.出示材料:袁世凯借机要挟民主革命派和清廷,大耍手腕,窃取了大总统的职位,不久又搞复辟,由于他倒行逆施,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引起全国人民的反对,只当了83天皇帝就见上帝去了。可见逆历史潮流而动,肯定是短命的。———毛泽东 组织讨论:“袁世凯复辟失败的原因有哪些?为何说民主共和是不可逆转的潮流?” 【学生活动】 1.朗读史料,提炼孙中山“讨伐民贼、捍卫共和”的主张。 2.结合地图,简述护国战争的过程(云南独立→北上讨袁→袁世凯取消帝制)。 3.小组合作,从“历史潮流”“人民反对”“军阀离心”等角度分析失败原因。 【设计意图】 1.通过文献材料感受革命党人的决心,落实 “家国情——— 素养。 2.地图和视频增强直观性,帮助理解战争进程。 3.讨论深化对 “历史潮流不可逆” 的认识,突破难点 模块三:军阀割据 【教师活动】 1.展示《1917-1918年军阀割据形势图》 提问:“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哪些派系?各控制哪些地区?” 2.呈现数据表格:1914-1918 年农户、耕地减少,军费增长等,引导分析影响。 3.补充 “直皖战争”“直奉战争” 等案例,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