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40004

【课堂无忧】第18课 全民族抗战中的正面战场 和敌后战场(情境化教学设计)统编版(2024)八上

日期:2025-10-2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1次 大小:100281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战场,2024,统编,教学设计,情境,敌后
  • cover
第18课 全民族抗战中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1.知道正面战场的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及第三次长沙会战的基本史事;结合材料能够正确认识正面战场的抗战。(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2.了解平型关大捷、《论持久战》、抗日根据地的建立、百团大战对抗日战争的影响。(史料实证、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3.认识到敌后战场是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抗日战争的整体。(唯物史观) 4.体会抗日将士在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家国情怀) ( 教学重点 ) 教学重点:台儿庄战役; 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百团大战 ( 教学难点 ) 教学难点:全民族抗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 教学过程 ) 情境导入 1937年9月,面对山西抗战的危急形 势,周恩来前往太原等地会晤阎锡山等国民 党将领,商讨八路军和国民党军队作战行 动,决定八路军以太行山脉及其北端为根 据地,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配合友军作战。国共两党在抗战中是如何进行配合的 敌后战场在对日作战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探究新知 【壹】正面战场的抗战 情境探究1:撰写平型关大捷后重庆《新华日报》头条 学生活动:平型关的战略地位?概况?意义? 【战略地位】:平型关位于山西东北部,地形险要,易守难攻,是太原的重要门户。 【概况】:1937年9月,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师长林彪率领下,于平型关一带隐蔽设伏, 一举歼灭日军1000余人,击毁日军汽车100余辆,缴获一批辎重和武器。 【意义】:平型关大捷是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情境探究2:如果你是1938年的美国记者,你会如何向世界报道台儿庄战役? 【材料】“因京沪沦陷而笼罩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 【概况】1938年3月,北路日军向台儿庄发起攻击,中国守军顽强抵抗,歼敌1万余人。 【意义】台儿庄大捷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 情境探究3:如何理解“以空间换时间”策略?你如何向世界解释‘中国虽败犹荣’? 【材料】1938年6月,为防止日军南下,蒋介石命令国民党军队秘密 炸毁郑州花园口黄河大堤。正值汛期的黄河水咆哮着冲出河堤,一路横冲直撞,沿淮河由长江入海,给河南、皖北、苏北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据不完全统计,此次花园口决堤,淹死、饿死群 众89.3万多人,逃离家园者391万多人,受灾面积5.4万多平方千米。 时间 1938年6月———10月 地点 武汉 主要战役 江西万家岭大捷 结果 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枣宜会战】1940年,在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 忠率部英勇作战,壮烈殉国。 情境探究4::“天炉战法”的智慧———第三次长沙会战探秘? 【材料】“第三次长沙会战,是1941年“12月7日以来,同盟军唯一决定性之胜利。”“战果堪比台儿庄战役”!———英国《泰晤士报》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说一说第三次长沙会战的概况 1941年12月,日军对长沙发 动第三次进攻。中国军队拼死抵抗,最终获得胜利,在国内 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豫湘桂战役】豫:河南;湘:湖南;桂:广西 【材料】 【概况】随着敌后抗战的发展,日军将重点转向共产党、八路 军,正面战场军事压力有所减小,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 共。1944年,日军在正面战场发动大规模进攻,国民党军队 一溃千里,丢失河南、湖北、湖南、广西、贵州等省大片土 地,这就是豫湘桂战役。 【贰】敌后战场的抗战 情境探究1:抗日根据地如何建立与发展? 情境探究2:抗日根据地军民取得哪些伏击战的胜利? 根据地军民开展人民游击战争,先后取得神头岭、响堂 铺、黄土岭等伏击战的胜利。黄土岭伏击战歼灭日伪军90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