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设计 【单元整体分析】 走进本单元,大青树下的小学里书声琅琅,绿草间的花儿们笑声飞扬,孙中山对不懂的学问穷根究底。我们在学校里学知识、交朋友、收获快乐,这样的生活怎不让人感到幸福呢? 本单元以“学校生活”为主题,从多方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充满了童真、童趣,旨在让学生感受校园生活的美好,培养一些好的学习习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关注自己感兴趣的词句,注意文中的特殊表达,将自主学习与相互交流结合起来,从课内阅读往课外阅读拓展。对习作部分,教师要找准定位,重在让学生“写清楚”,有兴趣写,应尽量设计新颖有趣的课堂教学形式,引领学生以比较轻松的状态进入习作学习,实现与二年级写话的自然衔接、平稳过渡。 【教学目标】 1.认识“绒、昂”等6个生字,会写“坡、球”等12个字,会写“山坡、学校”等11个词语。 2.争当新鲜播报员,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能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 3.理解新鲜词句,感受边疆小学的美丽与和谐。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团结及他们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2.了解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 第一课时 【介绍单元任务,入题解题】 同学们,我们开启学习三年级第一单元,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学校生活”,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内容。同学们很大一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里度过的,这里有自己喜欢的老师,有可爱的小伙伴,能参加自己喜欢的小组活动,生活丰富多彩!那同学们想不想了解别的地方的小朋友是怎样过校园生活的?在这一单元中我们将会学到不一样的校园生活,有一所可爱的边疆小学,还有美丽的花孩子的学校,以及会认识勤奋好学的少年孙中山。让我们开启美好的“校园生活”之旅吧! 认识“篇章页” 在三年级的教科书里,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多了这一个篇章页。在每一个单元最前面就会有这样一页,这是我们第一单元的篇章页,你发现了什么? 是啊,有图有字,我们一起来看看左上角这段文字。 猜猜看,这段文字和这个单元有什么关系吗? 是的,第一单元的课文和校园生活有关,这就是我们这个单元的的人文主题。 再看右下角还有两行小字,你觉得他是什么?这就是我们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和习作要求。 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问:什么是新鲜感?(新鲜感不仅仅是觉得新奇的词语和句子还需要具有美感哦) 2.出示情境,明确任务 我们已经进入三年级了,可以加入校园广播站了。开学之初,老师就收到了广播站校园金话筒的招募通知:招募新鲜播报员,播报新鲜感词语,新鲜事儿,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积极寻找校园之美,能够运用情感进行大胆播报,力求做到:大声、大胆、大方展示自我。 敢不敢挑战?这节课起,我们走进不同的校园去感受不一样的生活,第一站,来到的是一所边疆的小学。问:什么是边疆?(出示地图,标注西南边疆)边疆就是靠近国界的疆土,比较边远的地方。这所小学就来自于这里。这所小学特别在哪儿呢?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大青树下的小学》,齐读课题。 任务一:初读课文播报新鲜感词语 自读提示: 读一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画一画:画出你认为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 标一标:标上自然段。 播放课文朗读。共有四个自然段 播报新鲜感的词语 (1)指导读准词语:绒球花、高昂、飘扬、凤尾竹、白墙、摇晃。 (2)引导学生交流自己觉得有新鲜感的词句,说说为什么觉得有新鲜感。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插图了解“绒球花、凤尾竹”等。 读一读,记一记 这几组词也特别有新鲜感,大家发现了吗? 昂扬 昂贵 昂首挺胸 飘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